在坤宁宫待了将近两个时辰,朱启明撇下一众情绪趋于稳定的后妃,匆匆赶回乾清宫!
骆养性有消息了!
是抓了罗雅谷还是抓了李自成呢?
朱启明心中燃起一丝急切的期盼。
一进暖阁,便看到已经恭候多时的李若链笔直地立在那里。
"若链,什么情况?"朱启明有点迫不及待。
李若链恭敬地把一封密函递给了朱启明:"陛下,抓到罗雅谷了!
"
"李鸿基呢?"
朱启明见李若链没说李自成,心里一沉,难道被他跑了?
他打开信笺,目光如电,飞快地掠过信纸:
“臣骆养性谨奏:奉陛下(督师)密令查访陕逆李鸿基之下落,经多方刺探,缜密核查,现已得其大致踪迹。”
“查得:李鸿基,米脂人氏。
原为银川驿卒,于崇祯二年因驿站裁撤革役,生计无着,欠债触法,曾系狱之。
后于崇祯二年末窜至甘肃,投于镇戍总兵杨肇基麾下,充一卒伍。
因其悍勇,稍得擢升。”
“至崇祯三年正月,甘军奉令调动,行至金县,士卒饥疲,饷银久匮。
李鸿基及其侄李过等纠众索饷,金县县令毕拱辰非但不予,反以恶言呵斥,鞭笞士卒。
李鸿基遂勃然大怒,悍然率众作乱,当场格杀县令毕拱辰及带队参将,夺其军械马匹,叛出官军。
此即为‘金县兵变’。”
“其后,该逆纠合叛兵及流民数百人,东走窜入陇东。
臣最新探报(崇祯三年三月)显示,其部已与活跃于庆阳府一带的巨贼王嘉胤股匪合流。
王嘉胤势大,自称‘横天一字王’,李鸿基投其麾下,似为一营头目……"
“该逆凶顽狡诈,孔武有力,于乱民中渐有微名,若不早除,恐成后患。
臣必竭力以赴,不负圣望。”
"另,奉旨查拿之西洋传教士罗雅谷,臣已于三日前遣缇骑在其西安府一举成擒,未走漏风声。
现已着人秘密押解回京,交由陛下落。”
朱启明一边看一边叹气,李若链见皇帝神色不对,拱了拱手:"陛下,要不要加派些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