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终!
杨嗣昌深知党争构陷之害,更明忠奸是非之辨!
由其执掌宪台,必能涤荡浊流,整肃纲纪,使言官回归风闻奏事、监察百官之本分,而非沦为党同伐异、攻觋倾轧之工具!”
“陛下!
晋商通敌案、钱周互劾案,桩桩件件,皆需明断!
非刚正不阿、雷厉风行如杨嗣昌者,不足以彻查到底,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臣,恳请陛下,为社稷计,为法度计,特旨拔擢杨嗣昌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总领宪台,督办诸案!”
崇祯动摇了。
看着朱启明那双坚定而充满力量的眼睛,听着那掷地有声的理由,再对比殿下温体仁略显苍白的反驳和周延儒那失魂落魄的样子,崇祯胸中那股破釜沉舟的决绝再次升腾。
他受够了扯皮!
受够了党争!
他需要快刀!
需要能做事的人!
杨嗣昌的“家仇”
背景,此刻反而成了他“立场坚定”
的保证!
“准奏!”
崇祯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果决,压下了殿内所有的嘈杂,
“着即擢升河南按察使杨嗣昌,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命其即刻进京赴任!
原左都御史曹于汴……准其所请,允其致仕还乡!”
温体仁如遭重击!
他身形晃了晃,后面的话被彻底堵死,脸色灰败。
他知道,大势已去,朱启明这一局赢得干净利落。
周延儒更是面无人色,杨嗣昌上位,他感觉自己脖子上已经架上了刀。
就在温体仁和周延儒绝望之际,朱启明再次开口,语气似乎“缓和”
了一些,
“陛下圣明!
杨嗣昌必不负陛下重托!”
他先肯定了崇祯的决定,然后话锋一转:
"至于温侍郎……老成持重,精通礼制!
礼部尚书一职空缺已久,臣观温侍郎堪当此任。”
温体仁心脏猛地一跳!
礼部尚书?!
这也是他梦寐以求的位置!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虽然不如左都御史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