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在周延儒侧后方不远,眼帘低垂,一抹冷笑快掠过嘴角。
其他吃瓜群众,纷纷窃窃私语,脸色各异,甚至有人暗暗喝彩。
只有几个知道朱启明身份的默默为他着急。
最兴奋的莫过于那群自祤风骨的年轻御史言官,不少人眼中瞬间爆出兴奋的光芒,暗暗握紧了笏板,彼此交换着赞许和振奋的眼神。
“周侍郎有种!”
“不畏权阉…不,不畏强梁!”
“敢捋虎须,真御史风骨也!”
一时间,无数道目光瞬间聚焦在周延儒和朱启明身上。
周延儒挺了挺胸膛,豁出去了,语极快,慷慨激昂:
“其一,暖阁奏对,乃君臣机密重地!
朱启明竟敢与陛下并坐论事!
此乃藐视君威,僭越礼制,亘古未有!
置君臣大义于何地?!”
“其二,面君不露真容,以铁面示人,藏头露尾,居心叵测!
是对陛下不敬,对朝廷不忠!”
“其三,晋商通敌卖国,罪证确凿!
然朱启明不经三法司,不报内阁,擅自锁拿八大家主犯押解进京!
直至人犯入诏狱,满朝文武方知!
此乃架空朝廷,擅权专断!
视国法纲纪如无物!”
“其四,李邦华、毕自严、范景文诸公入阁,皆出朱启明举荐。
朝中要职,几成其私相授受之地!
长此以往,朝廷威福尽归其门,陛下何以制之?!”
“其五,其行酷烈,有失天朝大将体统!
午门当众掌掴敌酋,以妖异之刃割其辫,行径近乎蛮夷!
徒增戾气,有损国威!”
“更有甚者……”
"够了!
"一声暴喝响起,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众人循声望去,才现是朱启明!
竟敢当着陛下的面咆哮朝堂?
一时百官都群情激愤,窃语声更甚。
朱启明不屑一顾,冷眼扫了下周延儒:
“周侍郎好口才。
条条大罪,说得煞有介事。
却不知,若无本督‘僭越’闪击建虏中军,生擒三酋,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