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的广澳港,天刚蒙蒙亮。
码头上那种抢食般的疯狂已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井然有序的忙碌。
丫丫趴在福船高高的船舷上,小手紧紧抓着粗糙的木头,新奇又忐忑地看着脚下这个巨大的、会漂在水上的“木头房子”
。
爹和娘就在不远处,小心翼翼地把换来的那几块碎银子和一小袋小米,藏进最贴身的衣兜里,脸上的疲惫还在,可那双眼睛,亮了。
这几天,他们凭着那张“安家盐票”
,真的领到了吃的,领到了钱。
周围那些穿着灰蓝色衣裳、抱着黑铁管子的“天兵”
们,会教他们排队,会教他们在哪儿领水,甚至会把不小心摔倒的小娃子扶起来。
丫丫觉得,这世道,好像跟以前不大一样了。
临时搭建的“启明粮行”
大棚前,陈邦彦正在核对最后一本账册。
这些天他瘦了一圈,但眼神却前所未有的明亮。
陆文昭站在他身侧,手按刀柄,目光如鹰隼,死死盯着远处平静的海平面。
今天是郑芝龙承诺交船的最后期限。
“他会来吗?”
陆文昭的声音很低。
“会的。”
陈邦彦头也不抬,翻过一页账目,
“那张图,对他来说,比亲爹还亲。
别说六十艘船,就是要他老婆,他都得犹豫一下先看看图。”
话音刚落,海平面上,一片黑压压的阴影在晨雾中缓缓浮现。
先是一个点,然后是一片,最后,是一座移动的森林。
六十艘大船,挂着斗大的“郑”
字旗,在郑家水手的操纵下,如臂使指,排着整齐的队列,不快不慢地驶入港口。
那股子海上霸主独有的压迫感,让整个码头都安静了一瞬。
一艘快如飞鱼的哨船率先靠岸,郑彩一身劲装,从船头一跃而下,脸上挂着职业化的、皮笑肉不笑的表情。
“陈先生,陆百户,久候了!”
他隔着老远就拱手,声音洪亮。
“我家总兵大人一诺千金,六十艘船,连人带船,如约奉上!
这是文书,请二位查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