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这个教授能处(3 / 4)

王先生领着进了个雅致的包间。

包间里,一位头花白、精神矍铄的老者正坐在那里喝茶。

他穿着一件中式对襟褂子,戴着一副老花镜,气质儒雅。

这是陈教授无疑了。

“陈教授,这位就是我跟您提起的朱先生。”

王先生介绍道。

“朱先生请坐。”

陈教授放下茶杯,微笑着打量朱启明。

朱启明有些紧张,恭敬地坐下。

“听小王说,朱先生手里有些老物件,想请我掌掌眼?”

陈教授语气温和。

“是的,陈教授。”

朱启明定了定神,将布袋放在桌上,小心地取出青花小罐。

“就是这个小罐,是在老宅里现的,不知道有没有点价值。”

陈教授戴上白手套,接过小罐,放在眼前仔细端详。

他先是观察罐子的造型、釉色、胎质,然后又拿起放大镜,查看底部的落款和细节。

朱启明大气不敢喘,紧张地看着他。

陈教授一边看,一边时不时地点点头,或者皱皱眉。

这过程仿佛漫长了一个世纪。

终于,陈教授放下小罐,摘下眼镜。

“朱先生,这件青花小罐……”

朱启明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应该是明代中晚期的民窑产品。”

陈教授缓缓说道。

朱启明有些失望,民窑…大概值不了几个钱。

“不过,”

陈教授话锋一转,“这件小罐虽然不是官窑,但其胎质细腻,釉色纯正,特别是这上面的缠枝莲纹,画工流畅,笔触有力,是当时民间工艺中的精品。”

他顿了顿,看向朱启明:“品相保存得也非常好,没有磕碰和裂纹,非常难得。”

就知道有转折,朱启明心里又燃起一丝希望。

“这样的民窑精品,在收藏市场也颇受欢迎。”

陈教授接着说,“如果走正规拍卖渠道,可能估价在十万到二十万之间。”

“十万到二十万……”

朱启明心中暗喜,比他预期的要高了。

“不过,拍卖周期长,手续也麻烦。”

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