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皇帝崇道,自然会有大量看他不惯的文官,想要看他出丑……
或者,不希望他成为道君皇帝。
宋一朝,不杀士的惯例形成之后,官员在谏言上十分大胆。
恶心恶心皇帝,只是小事。
“今日,有言官让朕罪己!说天无雨,乃是苍天警告……”
“这些人是见不得朕好了是吧,朕以前无为而治,这天下治成啥样,跟朕有多少关系?
出了事,就都往朕身上扯?”
皇帝情绪化的抱怨,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不过吴晔却十分欣慰,哪怕赵佶再无城府,这样的抱怨本来就是一种信任的表现。
他低头沉吟,自己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回应赵佶。
儒家讲究天人感应,道教讲究承付因果。
无论从儒家还是道教而言,赵佶这个皇帝当得不好,天降罪罚肯定是自然而然之事。
可他是妖道,他现在要做的是在不违背他的“信仰”的情况下,安慰赵佶,获取他的信任。
“大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道法自然,天地万事万物运行,自有其规律,等闲之时,就是大天尊也不曾想要干涉天地运转。
人确能感应天人,可并不会事事感应。
若真有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