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差不多两公里,就看见村口的一片空地上摆满了大不等的一堆一堆粟米,每一堆粟米后面都站着一名古猿,十几个三眼人在米堆间逛悠,粟米堆一侧还有一排木头架子,上面挂着切好的肉块,有鲜肉也有干肉。
夫妻走到一堆粟米前,光头男用猿语问道:“怎么卖?”和嚓嚓村掌柜一样,这里的三眼人会猿语。
古猿答道:“一格二贝。”
张哲翰没听懂什么意思,但接下来一看古猿和三眼饶操作就明白了。只见古猿拿起一只木铲,铲起粟米倒进一个有点像“斛”的圆形木桶里,木桶内壁有刻度,三眼光头看了看刻度,点零头,放下背篓,古猿把“斛”里的粟米倒了进去,光头取出两枚海贝递给古猿。
原来“一格”就是一个刻度的意思,“二贝”就相当于“两块钱”,这里的货币就是贝币,在嚓嚓村的时候光头三眼伙计也曾经过。
【海贝作为货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早在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中,以及夏代纪年范围内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和商周墓葬中,都有海贝的发现。】
张哲翰想到了齐妃发烛,火可以通过神佚物传承的,那么种植、粟米、贝币这些东西是不是也可以传承?现代饶农业、食物和钱可能都不是发现火发明的,尽管地球文明存在断层,但神佚物却可以跨越断层把前一次的文明成果和智慧沉淀在神佚物里传承下去。这就解释了两千万年前的人为什么会有烤肉、粟米、钱和那些刮腻子的建筑了。
张哲翰突然想到一个炸裂的问题,这些正在交易的三眼人究竟是Npc还是行者?理论上,副本里有什么动物就有可能匹配相应的行者,鱼有鱼类行者,猪有猪的行者,狼有狼的行者,那三眼人呢?如果他们是行者,是不是意味着在狼界也存在三眼人族群?
如果威廉·麦克尼尔这些史前文明教授知道这件事,那岂不就是幻界的重大科研成果?也许共祭会和黑水公司早就知道了,学术界还不知道,如果把这个成果经由西岱学术机构发布出去,一定会引发学术界震动,大大提高西岱的科研地位。
张哲翰来了兴致,运起轩轾术,假装不经意碰了一下女三眼人。
“你干什么?”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