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小太监两两而行,成对抬着大小不一的木制夹板。
像王珪崔干这种有带‘陪衬’的大臣。
身旁替他们拿着字卷的小太监,皆是招手拦住所带字卷数量的展板。
把大臣们带的‘绿叶’用夹板固定在展板做好标记。
这些小太监就抬着那些夹板,安静站在大臣的身后。
到了揭开‘庐山真面目的时刻’。
王珪见崔干又拿出那副熟悉的字卷。
隐藏住眼底那一抹不屑,装出一副很想得到的模样拱手道:
“道贞,看来今天又能大饱‘金匮’的眼福了啊!真是不虚此行啊!”
被王珪恭维,盯着小太监的崔干。
尴尬的回头笑了笑,向王珪回礼道:
“让叔玠见笑了!舟车劳顿名作易损,此时也就这副金匮残卷,还算拿的出手儿。”
看到崔干那副‘没办法’的模样。
王珪的嘴角微微抽搐。
虽说他瞧不起崔家在长安只能拿出这一件儿‘宝贝’。
但对于这副金匮残卷,王珪还是很敬重的!
“诶!怎么能说拿的出手呢?这可是先秦姜太公的真迹,又有前汉行书大家临摹,就算是残卷又有何妨?”
看着上面金匮言篇。
王珪生出几分贪婪之意。
毕竟是姜太公这位大佬的‘真迹’。
这东西说实话,也算是有价无市!
花钱买都买不到!
见王珪的三副字卷也纷纷显现在展板之上。
崔干没只夸自己家的作品,反而叹了口气道:
“唉,残篇而已,叔玠过誉了!那幅莫非是元公王浑的通典?看来叔玠此行,也带来了不少名作啊!”
被崔干用请的手势把话题引到这边儿。
王珪也没客气,笑着介绍道:
“这不是听说陛下要开字画展,专门儿从族地把家祖的真迹请来助助兴嘛~!”
王珪这句‘助兴’刚说完。
一旁的世家大臣们,都忍不住惊讶了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