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背负着怎样的重担。
招亲大会上,他眼睁睁看着霓凰郡主被赐婚给靖王。
要救的萧庭生至今仍被困在掖庭。
楼之敬一案也是功亏一篑。
一连串的挫败如同沉重的枷锁,压得梅长苏几乎喘不过气来。
蒙挚甚至注意到,这些日子以来,梅长苏的鬓角竟然添了几丝白发。
"小殊,我明白你的苦衷。
"
梅长苏攥紧手指,声音沙哑道:
"这一次,我不能再失手了。
"
庆国公一案的功劳不能落在靖王头上,那么他苦心经营了许久的谋划,都将付诸东流。
蒙挚看着梅长苏微微颤抖的肩膀,终于还是忍不住上前一步,用力按住了他的肩头。
沉声道,
"无论如何,我永远站在你这边。
"
这句话,让梅长苏紧绷的身躯微微一震。
“还有,小殊你别忘了,你是林燮的儿子。”
蒙挚只留下一句话,便偷偷离开了雪庐。
梅长苏闻言鼻子一抽,双手死死攥着衣袖,终究是没有流出一滴眼泪。
萧景亭和朱七彻夜长谈,朱厚聪这才知道这个逆子野心竟然这么大。
次日,裕王萧景亭按照朱七所述,从刑部,御史台和大理寺选了三个人,组成了三司会审的团队。
三个人分别是刑部侍郎赵孟静,御史胡汝贞,大理寺丞郑笔畅。
当朱厚聪通过朱七看到此人的名字时,瞳孔猛的一缩。
郑笔畅?
这名字…听着怎么这么吉利。
他心头一震,忽然想起什么,立即命人取来那摞青词奏章。
修长的手指快速翻动纸页,果然在第三十七篇处看到了
"大理寺丞郑笔畅恭呈
"的字样。
朱厚聪眼中精光一闪,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郑笔畅…郑必昌…
大明王朝中,郑必昌是浙江的布政使,能够凭借精明的利益计算在严党和清流夹缝中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