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亮说道:“根据我的了解,我们省委省政府批了一块地给临江市,用于建设光伏产业园,临江市在前期的时候,就各种拖延,不能与省委省政府保持同步。后续未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擅自将该地块变更用途,转为电子产业园区用地,这一做法不符合相关程序,无视省委省政府的决策权威,严重影响了全省产业布局的统筹规划。此类行为若不及时纠正,势必引发各地效仿,导致政令涣散、规划失序。必须立即叫停临江市的违规操作,责令其限期整改,恢复原定用途或依法履行报批手续。同时,要对相关责任人启动问责程序,形成震慑效应。”
雷亮的话,让在场的不少人都为江一鸣捏了一把汗。
毕竟杜家乐刚到东江省,而雷亮又是省委副书记,他的话语权很重,如果杜家乐把雷亮的话听进去了,对江一鸣来说,将极为不利。
魏尚华很想说些什么,但他毕竟是省纪委书记,不便谈论这些事情,况且他也不清楚杜家乐的态度和想法,贸然发言,恐怕适得其反。
“其他常委是否了解相关情况?”
杜家乐并没有点评,转而看向了其他人。
其他常委,目光沉稳而深邃,纷纷摇头。
他们确实没有掌握相关情况。
魏尚华见杜家乐并没有听信雷亮的一面之词,心中稍安,便开口道:“杜书记,按理说,这类问题我不应该过多参与讨论,不过我刚到省纪委,之前很多工作我都有些了解。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见杜家乐点头,魏尚华接着说道:“临江市之前并不是有意对抗省委决策,而是在推动项目之初,主动聘请有关专家对光伏项目进行了调研论证,得出的结论是临江市并不适合上马光伏产业园项目,他们也向上面反映了,但当时全省一盘棋,光伏项目布局已定,地方反馈未被充分采纳。后来临江市根据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审慎调整方向,转向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也是出于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考量。虽然程序上存在瑕疵,但出发点是为了避免盲目投资和资源浪费。”
“我觉得此事不宜简单定性为违令而行,而应辩证看待。临江市虽然在程序上存在一定的瑕疵,但其决策背后有现实考量与专业依据。我个人建议要充分了解前因后果,审慎评估临江市调整用地的实际效果与长远影响,避免一味追责而挫伤地方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同时,应以此为契机,完善重大产业布局的科学论证和动态调整机制,确保顶层设计与地方实际紧密结合。对于程序违规问题,可由省纪委介入核查,依规处理,但不宜一棍子打死。全省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政策执行既要讲刚性,也要有弹性。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政令畅通与因地制宜的有机统一。”
杜家乐静静听着,指尖轻点桌面,神情未有明显波动。片刻后,他缓缓开口:“魏书记说得有道理,决策不能只看表面,更要看动机和实效。”
“在来之前,上级特地叮嘱我,要重点关注光伏产业的纾困问题,我了解到的情况是,临江市、洪山市两个市州没有匆忙上马光伏项目,反而通过审慎评估规避了潜在风险,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值得肯定。光伏产业虽为战略方向,但若不顾资源条件硬性摊派,极易造成产能过剩与财政负担。临江市不等不靠,主动调整产业方向,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径,这正是地方治理能力的体现,而非简单的政令服从。尤其在当前经济转型的关键期,更需要各地结合实际、科学决策。临江市的做法,体现了一种担当与清醒。我们应当鼓励这种基于专业研判和地方实情的主动作为,而不是机械执行。只要出发点是为了发展,为了群众利益,就应给予一定容错空间。”
杜家乐的发言,让雷亮有些感到意外,他原本以为自己这个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