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西部边境的三个郡设置沙州,东部边境六个郡设置河州。二府的官僚无不称臣。张骏又在姑臧城南修筑城池,盖谦光殿,用五彩描绘,用金玉装饰,用尽了珍奇巧技。
在殿的四面各盖一座殿,东面的叫宜阳青殿,春季三个月居住,礼服器物都依照东方之色;南面的叫朱阳赤殿,夏季三个月居住;西面的叫政刑白殿,秋季三个月居住;北面的叫玄武黑殿,冬季三个月居住。殿旁都有当值内官的公署,全都与各方之色相同。到他晚年时就随意游玩居住,不再依照四季分别居住。[6]
建武十一年(345年),张骏封世子张重华为五官中郎将、凉州刺史。酒泉太守马岌上言说:“酒泉的南山,就是昆仑的山体。周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说的就是此山。这座山中有石屋玉堂,用珠玑装饰,就像神宫一样辉煌。应当修立西王母祠,以保佑朝廷无边之福。”张骏听从。
建武十二年(346年)五月丙戌日张骏去世,共在位二十二年,享年四十岁,私谥文公,晋穆帝追赠谥号为忠成公,葬于姑臧大陵。张祚继位后,追谥为凉文王,庙号世祖。
晋穆帝诏遣侍御史俞归拜重华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假节。是时石季龙西中郎将王擢屯结陇上,为苻雄所破,奔重华。重华厚宠之,以为征虏将军、秦州刺史、假节,使张弘、宗悠率步骑万五千配擢,伐苻健。健遣苻硕御之,战于龙黎。
擢等大败,单骑而还,弘、悠皆没。重华痛之,素服为战亡吏士举哀号恸,各遣吊问其家。复授擢兵,使攻秦州,克之。遣使上疏曰:“季龙自毙,遗烬游魂,取乱侮亡,睹机则发。臣今遣前都锋督裴恒步骑七万,遥出陇上,以俟圣朝赫然之威。山东骚扰不足厝怀,长安膏腴,宜速平荡。臣守任西荒,山川悠远,大誓六军,不及听受之末;猛将鹰扬,不豫告成之次,瞻云望日,孤愤义伤,弹剑慷慨,中情蕴结。”于是康献皇后诏报,遣使进重华为凉州牧。[21]
是时御史俞归至凉州,重华方谋为凉王,不肯受诏,使亲信人沈猛谓归曰:“我家主公奕世忠于晋室,而不如鲜卑矣。台加慕容皝燕王,今甫授州主大将军,何以加劝有功忠义之臣乎明台今宜移河右,共劝州主为凉王。大夫出使,苟利社稷,专之可也。”
归对曰:“王者之制,异姓不得称王;九州之内,重爵不得过公。汉高一时王异姓,寻皆诛灭,盖权时之宜,非旧体也。故王陵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伐之。’至于戎狄,不从此例。春秋时吴楚称王,而诸侯不以为非者,盖蛮夷畜之也。假令齐鲁称王,诸侯岂不伐之故圣上以贵公忠贤,是以爵以上公,位以方伯,鲜卑北狄,岂足为比哉子失问也。且吾又闻之,有殊勋绝世者亦有不世之赏,若今便以贵公为王者,设贵公以河右之众南平巴蜀,东扫赵魏,修复旧都,以迎天子,天子复以何爵何位可以加赏幸三思之。”(沈)猛具宣(俞)归言,重华遂止。
中后时期
353年,张祚乘张重华病死,即位的张曜灵年幼之际发动政变夺位,张祚自称凉公,随后称凉王,给张轨以下的君主统统追加庙号和谥号。但张祚猜忌手握重兵的族人张瓘,就派兵攻杀他,张瓘也带兵还击,355年张祚战败被杀。张瓘立张玄靓为新任凉王。
376年,苻坚以步骑十三万大举进攻前凉,张天锡被迫出降,前凉灭亡,苻坚封其为归义侯。后来前秦在淝水之战中失利,张天锡趁机投奔东晋,得了个官,桓玄篡位作乱时去世。
张氏的前凉政权依靠凉州大姓﹐并始终对东晋表示忠诚﹐藉以维系人心。各代统治者除张祚外,都自居晋朝的刺史或州牧,还接受东晋的封号。张骏为和东晋沟通﹐甚至不惜向成汉皇帝李雄称臣,以求假道。
张氏子孙世代保守的凉州,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