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就不是天下是谁的天下,而是自己的利益能不能保住。
可如今土豆和番薯的推广,则一定会动摇到他们的根基。
粮食产量一旦大增粮价必然暴跌,那些靠着囤积粮食操纵粮价发财的人怎么可能坐得住?
更有人根本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变化,甚至想要阻挡这已经开始转动的时代洪流。
当然周喻还明白谷贱伤农,在任何情况下农户其实才是最可怜的,不过周喻已经对此有了一些想法。
就像当年,有些人费尽心思阻止皇室下西洋,哪怕为此掀起福建的叛乱,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暗中搞假倭寇的事也在所不惜。
他们的目的不过是为了独占海运的庞大利益,要知道当年朱棣赢了皇位后花钱如流水,大明朝当时的经济状况要不是靠着下西洋带来的巨额利润,哪还有今时今日?
不过好在现在是没什么人能再阻止了,周喻的好皇叔把事情做得太干净了,但同样的伤得最厉害的也还是那些依靠渔业生存的百姓。
不过几天时间,土豆和番薯的扩种推广就果然遇见了一些争论。
朝中一些大臣开始暗中联系,试图以动摇国本和引发恐慌为由,上奏想要阻挠周喻对土豆和番薯的推广速度。
折子上说的都很有道理,逐步推广以图稳定,用多少年时间慢慢的来,就算是周喻看过也觉得说得对。
但是这些大臣们却只是被眼前之事糊了眼睛,忘了周喻手中还握着福建的无数土地,有无数百姓投身于这些土地之中种植起了他们的未来,但还有更多的土地还无人可种。
这些人提出来的以稳为主的好办法对周喻来说根本没用,他们更不会明白周喻到底想要做什么。
这些大臣们表面上冠冕堂皇,本质上想着的是维护自身利益和家族的利益,国家的未来和利益当前也不是他们首要考虑的东西。
但有些人却从这里面看见了机会,改变大明粮食产业格局的好机会,为了从未来的产业中分一份他们也毫不犹豫的站出来支持周喻要推广的命令。
这都还暂时没办法大规模的推广开来,还处于必须要扩大种植的初步阶段朝中就已经吵成了一团乱麻。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