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过去了。
抬着来?
王凡微微一愣,皱了皱眉头。
杨月华直接就火了:“你是猪吗,那么大年纪的村民,你叫他们来干嘛?”
“不是说修路出力吗?”
王胜利眼巴巴的看着王凡,最后一脸委屈的跟杨月华解释道。
“他们还能出力吗?”
杨月华见过蠢的,头一次遇到王胜利这么蠢到家的,如果不是王凡保着,她早就把王胜利踢出村委班子了。
“哎呀,杨村是你误会我了。”
听完杨月华的话后,王胜利总算是懂了,他拍着大腿,大叫着:“大家伙都是激动啊,这么多年终于修路了,想要当面感谢凡哥。”
“我刚才来就是因为这事,只不过激动了,忘记敲门了。”
王胜利不吐不快,一口气说了一大堆,杨月华听的一愣一愣的,倒是一旁的王凡听明白了。
那些叔叔大爷们很多都是年轻时山路不好走,骑车摔断了腿,如今听说村里修路,能不激动吗?
别说抬着来了,就是死了,估计后人上坟不告诉他,他都能挑理。
古人都说了,家祭无忘告乃翁,不外如是。
“走吧,出去看看!”
王凡打断了杨月华,他知道杨月华并不懂大山里人对一条路的执念,所以王胜利无论说什么,她都不能感同身受。
村部外面,人山人海,北山屯内几乎所有人都到了。
上到八十岁的老人,下到襁褓里的孩童,所有人都一脸殷切的盯着那个少年。
王凡目光扫过四周,确实见到了几个长年瘫痪在床的,有的人他都叫不出名字,无一例外都是早年骑车摔的,那时候穷,医疗条件也不好,所以也就瘫了。
现在的路虽然经过一代人的修缮,多少比以前有了改观,可是距离村民心目中的路还有很大的差距。
在杨月华眼中的路,于村民而言,不只是路。
更是通往大城市的康庄,是他们奋斗下去的希望。
如同黑夜遇明灯,海中灯塔一般,份量之重,都不是给每家分一万块钱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