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第0次五年计划(1 / 3)

    谅山防线(以谅山为中心和以老街为中心的防线总称)的修建,完全可以说是南华的第0次五年计划。

    因修筑防线对钢铁有大量的需求,直接推动了南华共和国第一座钢铁厂的建立,为了尽快填补庞大的钢铁缺口,钢铁厂的技术和设备虽然不是最先进的,但也是世界一流水平。

    同时,为了满足钢铁生产的原料需求,广陵铁矿(南华最主要的铁矿基地)和鸿基煤矿(南华最大的煤矿生产地)每年的开采量都保持40%以上的增长。

    鸿基煤矿的煤炭从年产两百万吨增长到1955年的1076万吨,广陵铁矿的年产开采量增加到每年263万吨。

    煤钢产业的扩张,不仅吸纳了南华共和国的大量失业人口,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包括建材、运输、机械加工等,极大的促进了南国的经济发展。

    同时,为满足防线对钢铁强度的要求,鹰酱对南国钢铁企业的冶金技术进行技术升级。

    这样才得以让钢铁厂能够使用合金化处理,进一步提高钢铁的硬度与韧性。

    这种合金技术在南国的技术人员掌握后,不仅用于钢铁厂本身,还在一五计划中,广泛应用于民用工业,包括汽车制造、桥梁建设等。

    还有混凝土配方的优化,为满足鹰酱政府对防线固若金汤的要求,鹰酱工程师们授权南国高强度、抗爆炸的混凝土配方。

    这种配方在南华的一五计划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被应用于铁路的路基、公路、桥梁以及隧道等基础工程。

    其高强度特性确保了铁路线路在高速运行下的稳定性,抗渗性则避免了地下水对路基的侵蚀,延长了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

    这种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南国政府修建的办公楼、住宅、医院等民用设施的建设,提升了建筑的耐久性与安全性。

    广陵铁矿是南国最主要的铁矿基地,为保障防线的钢铁供应,南国政府扩建了连接广陵兵工厂与广陵铁矿的铁路支线,使铁矿石运输效率提升了60%以上。

    这条支线现在成为南国北部钢铁产业带的核心运输通道,支撑了钢铁厂的扩建和钢铁产业的升级。

    防线是沿中南边境修建的,为连接长安(河内)、海防港等核心防御地域,南国政府为此还修建了4条铁路支线,总长约150公里。

    这4条铁路主要用于运输混凝土预制件、装甲板等重型建材。这些支线的建设,使广陵—鸿基—谅山地区的铁路密度提升了75%,成为南国北部工业走廊的血脉。

    为满足防线的大规模物资需求,南国政府投入巨资扩建公路、铁路网络,优化运输路线。

    物资运输要求,混凝土的短途配送、钢铁的长途运输等要求,进一步推动了南国的物流产业发展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