础设施。
“东番的土地改革让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在1952年的时候,东番的农业产量就达到150万吨了,这超过了二战前东番的最高水平。”
“在以农业培养工业方面,东番政府还通过低粮价政策,包括田赋征实、肥料换谷等措施,将农业剩余转移至工业,积累了工业发展积资本。”
“东番是优先发展电力、肥料、纺织等进口替代工业,在1953年开始建设的大甲溪水电工程就是明显的例子,这解决了东番工业资源短缺问题。”
“当然,这里面鹰酱的作用也很大,在1950年到1955年期间,鹰酱一共向东番提供了1.1亿美元的经济援助,主要用于购买粮食、纺织品和工业原料,以及支持东番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设备进口。”
“东番的工业虽然不怎么样,但是轻工业方面还是有一些发展的,他们完全可以完成一部分简单的订单。”
“而且,我们可以通过这次机会招揽一些东番的人才。”
陈德明对于和东番合作这件事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虽说自南华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在努力挖东番的墙角。
李崇文严重怀疑借着合作的名义,去挖蒋委员长墙角的行为,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
“这能行吗?”
“那位蒋委员长在东番岛内,对南华共和国的防范,几乎和兔子是一个级别的。”
“听说兰芳共和国(新桂系)成立后,李长官拉走了东番一大批人才,那位蒋委员长可没少骂我娘希匹!”
“噢!顾维钧任职南华共和国驻鹰酱大使的时候,他又骂了我一次,那一次据说整个府邸的人都听到了!”
陈德明厚颜无耻的说道。
“阁下,赚钱嘛!不寒颤!”
李崇文也不知道陈德明说的是他还是那位蒋委员长。
“阁下,通过和东番的合作,可以降低双方较为紧张的关系,才能更好的招揽东番的人才,特别是理工科的人才。”
“至于这些人才到了南华后,那位蒋委员长会不会翻脸就不关我陈某人什么事了。”
“再说了,那位蒋委员长也未必会翻脸。”
赵志远听到要挖那位蒋委员长的墙角,想到东番那边的大裁军,据说已经裁掉50多万的士兵。
那些被裁士兵85%以上都是20-40岁的青壮年,来自中原各省,无东番本地社会关系。
这些士兵退役的时候,只能领取少量退伍金,约合当时1-5美元,无住房、医疗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