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南华第一份破产法案(3 / 4)

多少?"

    李崇文突然想起破产的农民,建国在即,政府方面不能出现任何纰漏。同时他不想大量破产的农民涌入城市,这会进一步打乱南华政府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农村发展计划。

    "秘书长,从1953年的9月份正式实行开始,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十万户的农民向政府申请破产。"

    "而且这个数量还在持续增多。"

    李崇文听到超过十万户这个数据的时候,震惊的看向陈德明,这个数量太夸张了。

    要知道南华政府在52年秋收完成后,就对种植咖啡、蔗糖和橡胶的农户进行劝导、警告并大规模提高经济作物的税收,以及政府会对改种水稻的农户进行补贴和提高水稻的最低收购价。

    "秘书长,战争期间种植经济作物暴利已经蒙蔽了这些农民的眼睛,他们听不到任何不同的声音。"

    财政部的部长陈德明解释道,尽管政府部门采取了诸多措施。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农民选择一意孤行。

    要不是秘书长制定的农民破产法案,说不定这些农民已经开始卖儿卖女了。

    "不过秘书长,这里面也有很多人并不是因为种植经济作物破产,从而申请破产的。"

    "根据数据表明,有17%的农民因为家人生病没钱治病,选择向银行和亲朋好友借钱,他们借款的额度往往会超过他们土地的价值。"

    "这个时候,他们就会拿着借据、银行文件和地契向政府部门申请破产,进而将这些债务转移到政府的手里。"

    "而农民破产法案并没有严格要求因种植经济作物而破产的农民才能申请,只要农民资不抵债的都可以申请。"

    "农民的财产我们往往只是计算他们所有的土地,至于农民的其他财产我们很难计算。"

    "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家里人欠了赌债被迫卖土地的、家里人想要读书却没有钱的,等等原因。这部分就占了16%!"

    "秘书长,我们要不要重新修改这份法案,同时让下面的人重新审核所有农民的申请。"

    陈德明觉得应该重新修改这份农民破产法案,不然这会让更多的农民钻空子,政府在这方面的财政支持也会越来越多。

    "嗯——"

    "暂时先不用修改,看看情况再说。"

    李崇文没想到当初只是为了给损失惨重的农民提供的一份保障,让这些农民不至于出现家破人亡、卖儿卖女的情况,没想到会变成这样。

    虽然这份法案被不少人钻了空子,但是这份法案还是很好的达成他的目的。不仅把龙首原(红河三角洲平原)的土地收了上来,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