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老邻居怔在原地,眼神一点点变了。
他们忽然觉得,眼前这个低眉顺眼的女人,身上竟透出一种陌生的底气。
谁也没想到,她竟悄无声息地,和周淑芬走得这么近了。
更没人想到,她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挺直了腰杆说话。
周淑芬家底厚实,铺子从街东头连到街西头,生意红火,人情通达。
如今她拉杨云沐一把,分明是看中了她那股子踏实劲儿。
街坊们心里都清楚。
杨云沐的婆家,迟早有一日会低头,求她回心转意。
周淑芬听到杨云沐的话,只是淡淡一笑,没有多言。
她转身面对众人,站得笔直。
“我这两间店,卖的全是日用杂货,油盐酱醋、毛巾肥皂、锅碗瓢盆,老百姓过日子用得上的,这儿基本都齐了。”
她顿了顿,目光坦荡。
“再过几天就正式开门迎客。
欢迎大家来光顾,也欢迎你们盯着瞧。”
她嘴角微扬,眼中带着几分傲气。
“看看我周淑芬,是不是外头传的那样,黑心敛财、坑蒙拐骗。”
说完,她抬眼看向几位正在刷墙的老师傅,笑着喊道:“师傅们,辛苦了啊!
今天中午我请客,街口那家小馆子,肉管够,蛋也不少!
大家放开吃,别跟我客气!”
师傅们一听,顿时笑开了花,手里刷子甩得更欢了。
有人抹了把汗,爽朗地应道:“周老板大气!
这活儿我们包了,保准明儿就利索!”
另一人接话:“可不是嘛,这么实在的主家,干着也痛快!”
人群慢慢散开,三三两两走远。
可路过那两间崭新的店铺时,都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
有人抬头看了看新刷的招牌,又低头瞅了瞅门框上贴的红纸。
有个中年妇女拉着孩子经过,低声说:“听说这店是余大姐的亲戚开的,东西应该差不了。”
孩子抬头问:“妈,咱以后来这儿买东西吗?”
女人没答,只是回头又看了两眼,眼神里那点不屑,悄然化作了琢磨。
杨云沐把洗好的抹布搭在晾绳上,湿漉漉的布角轻轻晃荡。
她的眼睛还泛着红。
可嘴角却一点点悄悄上扬。
“周大姐,真的……谢谢你。”
“谢啥啊。”
周淑芬走过来,轻轻捏了捏她的手。
“咱们行得正,坐得端,影子就不会歪。
做人,不怕人说,就怕心虚。”
“等店开起来了,你跟着我干,好好学,用心做。
将来那些瞧不起你的人,想巴结你,都得排着队,够不着。”
铺子前后忙活了整整半个月。
刷墙、打柜、进货、摆货,一桩桩一件件,全都亲力亲为。
终于,红绸挂上,鞭炮备好。
门口贴上“吉日开业”
的大红。
—店,要开了。
谁也没料到,郭宴龙竟亲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