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上,虬龙行波踏浪。
许崇端坐其上,翻阅禹皇留下的治水秘册。
参悟其中治水之法,许崇对于‘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的道理,领悟更加深刻。
也对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多了更多思考。
水至柔,可滋养万物,过之,则成至坚,能灭世,淹没一切。
禹皇留下的法门,非是寻常的治水之法,而是面对天地大劫,洪水灭世的应劫法门。
“这是禹皇不忍,从而留给后人应对末劫的方法。”
许崇心中一叹,禹皇乃上古圣贤大能,在人间是人皇,在天界便是钧天天帝之一。
人皇慈悲,不忍后世对面末劫无有出路,故而留下这看似治水,其实应对末劫的无上法门。
可惜没有他的时空,蜀山并无人行此治水功德,也就没能得到这应劫法门,整个世界除了极少数人飞升之外,其余人等,尽数在末劫之后沉沦。
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再次等来那修行入道的机会。
此次治水,并不是只有单纯的功德,其中还有很大的因果劫数。
许崇还未失去那颗赤子之心,面对千万百姓流离失所,易子而食,未多犹豫,便接下了这天道警示,行这治水之责。
治水之后的诸多麻烦,也愿一一接下。
其他人,不愿沾染这关乎未来劫数的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