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你提及‘彻查需谨慎’,不知今日可有具体之策?”
房玄龄上前,声音沉稳:“回殿下,臣以为‘彻查’与‘谨慎’可并行。其一,选任御史台、户部中无世家牵连的官员组成核查组,避免徇私;其二,先公示三原县脱籍名单,告知百姓‘凡主动补缴赋税者,可免追责’,若逾期不缴,再依法处置。既显朝廷宽仁,也断世家侥幸之心;其三,核查过程全程记录,结果公开,让天下人看到律法公平,而非针对世家。”
这番话既坚持了“彻查”的核心,又顾及了“避免动荡”的现实,立刻得到了不少中立官员的点头附和。
李承乾微微颔首,转而看向长孙无忌,非常恭敬地问道:“舅父以为房相之策如何?”
李承乾才不直接表态,他故意假惺惺地询问长孙无忌的看法。
看似对舅父十分的依赖,其实他只不过拿准了在这种情况下,长孙无忌已经没办法完全掌控这件事的走向了。
昨天他召房玄龄和魏徵进宫,目的就是今天能在朝堂上议这件事。
没有他们两个的话,长孙无忌一定会摆起长者的架子,玩命地压他,他想要把这件事公开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公开是第一步,如何解决是第二步。
解决这件事最核心的争议,就是要不要追缴他们逃掉的赋税,以及追缴几年的。
李承乾在乎这百十来户的赋税吗?怎么解决他都能接受。
因为打一巴掌的意义,并不是巴掌打的轻与重,这就不是疼不疼的事,而是这一巴掌抡上去,要让所有人都看清国法不避权贵。
巴掌打在世家脸上,响在天下人心里。这一巴掌是给世家立规矩,是给百官亮态度,更是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长孙无忌心中暗叹,房玄龄这一步,既堵了世家说朝廷苛待的口,又让暗查失去了意义,太子选在此刻问他,分明是逼他表立场。
他现在还能说什么?本来安排了世家的人出头,结果他们在房玄龄和魏徵面前,根本就是不堪一击。
在朝堂上想驳倒房玄龄很难,驳倒魏徵更难,房玄龄和魏徵联手,那就等于是没有对手。
此刻,就算他亲自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