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高喊开启了早朝的议事模式。
“父皇,臣有本奏。”李承乾上前一步,声音清朗有力。
李世民目光微抬:“太子有何事奏?”
李承乾躬着身子,双手向前递出一封奏章,齐忠急忙走下高台,接过奏章又急匆匆地走回,将奏章轻轻放至在御案之上。
“臣请旨重造天下户籍。”李承乾话音未落,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黄门侍郎王珪立即出列,沉声道:“陛下!太子殿下此议万万不可!贞观初年方定籍帐,今不过十载,岂可轻动?且去岁河东地震,今春关中大旱,正当与民休息,岂能再兴大役?”
站在李泰身后的吴王李恪,扭头瞟一眼李承乾又瞟一眼王珪,最后转正头恰好盯着李泰的后背。
王珪出身于太原王氏,现在是魏王李泰的长史,他反对重造户籍实在是没什么可意外的。
侍中魏徵紧随其后,肃然道:“管子曰:‘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今仓廪未实而先扰民,非明君所为。太子殿下年轻,恐未深知其中利害。”
王珪说话的时候,李承乾没有吭声,如果说重造户籍是与虎谋皮的话,那王珪就是其中的一只虎,人家不同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魏徵是以直言敢谏闻名于朝的重臣,他的话在皇帝的心里份量很重,李承乾不得不开口辩解一下了。
“父皇容禀。”李承乾不慌不忙,拱手道:“臣查阅隋末档案,大业年间天下户口八百九十万,而武德年间仅剩二百万。这消失的六百万户,除去战乱中伤损以及逃之山野之外,到少有十之三四沦为世家荫户。《贞观律》明令禁止压良为贱,然山东豪族仍蓄奴成风。范阳卢氏一门便有部曲数千,清河崔氏占田万顷,此非动摇国本乎?”
此言一出,山东士族官员面色骤变。
中书令杨师道见势不妙,出列调和:“太子殿下忧国忧民,其心可嘉。然重造户籍工程浩大,需从长计议。”
杨师道出身于弘农杨氏,为隋观德王杨雄之子,是关陇集团代表人物之一。
他不希望太子树敌太多,便站出来和个稀泥,调和一下。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沉吟片刻,道:“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