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近忧远虑(2 / 3)

业用。

也就是说木材的消耗不算大,柴禾的消耗才是负担不起的,只要有新的能源来代替柴禾,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除了木柴还有什么能烧?李泰的第一反应居然是天然气,他差点给自己一嘴巴。

实是想的太多了,在大唐想天然气这不是做白日梦呢吗?他前世小的时候家里烧的都是煤。

煤?李泰使劲一拍脑门,怎么就这么笨呢?煤不有的是吗?

别人不知道哪里有煤,李泰好歹也是《括地志》的主编,哪里有什么矿,他是最清楚的了。

煤这种东西从战国时期就开始使用了,只不过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只有冶铁的人才会以煤为燃料。

大唐的军械处也是烧煤的,所以大唐的陌刀才所向无敌,因为陌刀已经不是铁制刀而是钢刀了。

煤在大唐的名字叫做石炭,因为它不像木头那么容易引燃,也不像木头那么容易得到,所以普通百姓都不认识它。

贵族人家也不用它,一个是没感觉到木柴有多稀少,一个是石炭根本没有人卖,偶尔遇到也不觉得它黑乎乎的有什么好,价格还奇高。

石炭贵主要是开采太难,量少显得稀有,所以难以普及。什么东西从无到有,从有到发展,从发展到普及都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的。

但是煤的发展的确是过于漫长了,这主要是没有人意识到煤的重要性。

如果李泰不是有前世的意识在,知道煤可以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民用的燃料,他也想不到用煤来代替木柴,哪怕他很清楚石炭的用途。

因为他会有一个固化思维,认为石炭天生就应该是为冶炼业服务的燃料,和民用扯不上关系。

李泰也知道开矿井采煤是不可能的,硬件条件不具备,但是开采地表矿就完全可以做得到了。

李泰一头扎进了地图堆里,每一个州县的地图他都要看看,他把有可能有地表煤矿的地方全都标了出来。

李泰马上派人去挖煤,然后统计一天能挖多少。地表矿相对来说很容易开采,就和硝石矿差不多,开采的速度还是令人满意的。

算出个准数,确定石炭的开发能供应得上百姓日常使用,李泰便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