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是张伟,张大哥。”
周烨介绍道,声音温和,“我们在济宁遇见他,听他讲了好多他们小时候的事儿,那些滚铁环、弹玻璃珠、爬树掏鸟窝的日子……”
张伟在掌声中走到舞台中央,对着台下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动作利落,引来一片更热烈的掌声。
他接过话筒,声音有点干涩,但很朴实:“周老板好,大家好,我就是济宁长大的娃,没啥本事,就是爱瞎哼哼两句……”
周烨拍拍他的肩,递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张大哥太谦虚了,今天,就让他给大家唱一首歌,一首关于回不去的那个童年的歌。”
“歌名?让张大哥来说吧。”
张伟冲着台下点头,大声道:“歌名叫《机器灵砍菜刀》。”
“机器灵砍菜刀?”台下和弹幕都飘过一片问号。
这名字透着股古怪的童趣。
没有复杂的伴奏,只有架子鼓伴着一把略显沧桑的木吉他弹奏出简单却带着浓浓怀旧感的旋律,像是夏日午后老槐树下的风铃。
张伟清了清嗓子,开口不是唱,而是用一种带着浓重济宁方言口音,近乎口语化的方式开始说唱:
“是不是一个人太久了总觉得时间在翻倍的过
我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只觉得丢了很多
星星还是那颗星星但被霾遮住了光明
我怀念狗屁不通的光阴最初的节奏你听……”
他的声音不高,甚至有点糙,没有华丽的技巧,只有扑面而来的真实感。
歌词像一把生锈的钥匙,一点点撬开了许多人记忆的闸门。
“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八三五六三八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熟悉的跳皮筋口诀一出,台下不少上了年纪的观众,尤其是齐鲁本地的,瞬间瞪大了眼睛,嘴角不由自主地咧开,跟着小声念叨起来。
张伟的节奏慢慢加快,那些尘封的童年画面在他带着乡音的诉说中鲜活起来:
“你知道我有多想回到老家和泥巴
再捞着那些光腚伙家去坑里逮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