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苛刻。还要求李蘅也给他安排一个差使。
就赵恒卓那品性,李蘅赵氏怎信得过他,要是把啥差使给他,不说事办不办的成,钱还不全给他贪了。
这事上,赵德兰主动当了黑脸,呵斥道:“放肆,这里是李家,不是赵家。我儿做事还轮不到你指责。我儿想怎么做事就怎么做事,我做娘的都不能说一声不是。你凭什么在这说三道四。”
赵恒卓还不服气:“可是我也是李蘅舅舅,李蘅对大哥、二哥、四弟,为什么这么看重?对我为什么这么轻薄?”
李蘅很不给面子的道:“为什么?舅舅心里清楚。说出来,对大家都不好!还是不用我说了。最后我用人不分亲疏远近,怎么用是我的事。舅舅还是不要多插手。”
赵恒卓气得咬牙:“那为什么大哥、二哥、四弟,能在李家每个月领银子?”
李蘅笑道:“银子啊!你也可以领啊!以后每个月50两银子,月初按时领。这点孝敬,我李蘅还给的起。”
赵恒卓又道:“那为什么春迎每月50两银子,迎芬却是100两银子。”
李蘅笑了:“每月50两银子是规矩。迎芬表姐,100两银子,50两是我娘给她的补贴,50两是我给他的补贴。不在例钱之列,这么一算,迎芬表姐这月还少发了50两。”
说完,李蘅还故意呵斥管家:“管家,你怎么做事的?赶紧把50两银子给表姐补上,以后每个月都这么办?舅舅你看这样合理不?我可是按规矩办事的!”
赵恒卓差点气死,但是又不敢太过发火。最后只能不了了之,否则连50两一个月的银子都没有。
这件事,提醒了赵德兰,内院管理有点乱,需要定个规矩了。就自己一家亲戚,就在整天价鸡心隔斗的,以后李蘅要是娶几个妻妾,每个都有娘家人,都有长辈同辈,还不为了这些利益吵死。
第二天,赵氏就出台了,娘家人的初步管理细则。
规定了,从她这一代起,每个嫁入李家的女子。
嫡系正妻,直系亲属父母,可以享有每月100两的月例;同辈姐妹只有四人可以享有每月50两的月例;小辈只有四人享受每月30两的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