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地神兵-青凤(上)(2 / 3)

/p>

太现代化的,水银,白银的镜子,李蘅不敢拿出来,怕影响历史。万一镜子流传后世,考古学家误会了,就不好了。

但是,将一个铜镜,打磨成误差级别在50纳米以内的绝对平面,这个不影响历史。反正还是铜镜,唐朝铜镜有名,等到千年之后,镜面锈蚀,也没人知道这面镜子的特殊。

而,不论是什么东西,要是打磨绝对的平,抛光之后,都会映照的人影清晰。金属就更加如此,所以此铜镜,以其极端的清晰度,一下就震慑了全场。

每一个被它一扫而过,照耀过的人,都如同被抽了魂魄一样,张着嘴,久久不能言语。

镜子,这种女性用品,对爱美的女人的杀伤力就更加巨大。

全场有一个算一个,武通夫人、李玉莲、李玉芷、长孙无荩、东方珏、赵迎芬、赵春迎、就连赵氏都看得心动不已。

而且这个镜子,不但亮的吓人,还大的可以。

镜面竟然有一尺半。要知道越大的镜面就越难打磨平整,越难打磨光滑。镜面每大一寸,制作难度就成数倍增加。唐朝巅峰时期,也曾出现过65厘米的大铜镜,但是那是指的它的大小尺寸,而不是镜面的尺寸。很多的古代铜镜尺寸大,但是只能保证中间的部分,够平够光,能够较清晰的照人。

像李蘅这么镜子,一个直径50厘米的全平镜面,是独一无二的。难怪全场被震慑,连长孙无荩这样的世家豪门嫡系贵女都被震慑了。

“明夜,古人说:‘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我希望你以后,做人做事,能常正衣冠,明得失。给你这面镜子,就是这个意思。”

“谢谢爹爹!”南宫明夜欣喜的回道。

李蘅走向第三个托盘,众人也不由的屏住呼吸,前两件都是稀世珍宝,那么下一件呢?

下一件掀开,是一本书,但是这本书,同样让人惊艳惊叹。

这是一本黄金打造的书。

用黄金造书,这种创意,古人没有啊。他们倒是有金叶子,在金叶子上写字也有。

玄奘西行,带回的来的经文,就有写在金叶上的。可是那都是一页,一页的,没有组合成书。完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