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华夏人为何不在乎血统?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把血统烧成灰烬(1 / 4)

【在明朝,一度也出现过这样的五帝同堂的时期。】

【那便是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文,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但同时,这也是明朝最繁荣最巅峰的时代。】

【相比唐朝,明朝的“五龙同朝”持续时间比较短,影响力没有那么大。】【(1398年3月16日至1398年6月24日),总共持续了整整100天。】

【但给明朝的政治生态带来的冲击,是不容忽视的。】

......

这一刻,被天弯光幕提及到的这五位大明皇帝。皆是专注观看,神情紧张。

尤其是朱元璋,他根本不信什么五龙同朝,六龙同朝。

他认为一定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才会导致出现大明国力损耗过多的问题。只要改之,便可延续国运!

【1398年,朱元璋70岁。】

【大明帝国面临着第一次皇权交接。】【儿子朱棣38岁,长孙朱允炆21岁。】

【少壮派朱棣与太子党朱允炆,都具备接班的资格。】【这种情况下,谁能抗拒皇权的诱惑?】

【朱元璋把皇位传给谁,都免不了一场家族火拼。】【传给朱允炆,发生了“靖难之役”。】

【传给朱棣的话,朱允炆也会发动另一个版本的“靖难之役”。】

【因为这就叫人性,想当皇帝的痛发作后,进入这个局的人,换作谁都会以命相搏。】【朱棣作为藩王抢了亲侄儿的帝位,他的皇位来历不正,这是不争的事实。】

【毕竟,朱允炆的皇位是先皇亲自传的。】

【别管是不是朱允炆不顾骨肉亲情,“削落”在先,在忠君的问题上,朱棣就是造反。】弹幕滑过:

一这场历时四年的内战,不仅改变了大明朝的权力格局,更给这个新生的王朝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痕。

一龙争虎斗啊,这场内战对大明国力消耗不是一丁半点的!大明成祖位面。

朱棣脸色阴沉。

他登基之后,清洗了一大批忠于建文帝的文臣。

针对投降的武将先行安抚,在皇位稳固之后,将他们相继逼死。为了给自己的皇位争取合法性。

他废除了建文时期的所有政策。

在官修史书,中对朱标一系极尽抹黑之能事。声称自己才是朱元璋真正中意的继承人。

凭本事抢来的皇位,自然也要凭本事坐稳,仅靠攻击前任远远不够。所以,朱棣在位期间,派遣郑和六下西洋。

编撰《永乐大典》,吞并安南。

迁都北平,五次御驾亲征,开创了明朝天子守国门的传统。

“没想到,朕做了这么多,都抵不过一个祖宗之法!”

“一个永乐盛世,难道还不能抵消那四年的战事吗!?”【朱棣造反,至少还找了一个清君侧的正当理由。】

【到汉王朱高煦谋反的时候,已经根本不需要任何正当理由了,就一句话“我也想当皇帝

【这导致宣宗以后的皇帝,对藩王完全丧失了信任,所有藩王的兵权在宣宗一朝全部解除。】

大明太祖位面、成祖位面、仁宗位面三个时代位面的藩王们,此刻集体破防了。

“居然敢遵守祖制,取消藩王!”

“太祖《皇明祖训》有言,自家人帮自家人,取消藩王,权力岂不是要落入外姓之手!?这一刻,所有藩王们都在痛骂这个叫朱高煦的蠢猪。

而永乐一朝的藩王们,也只敢骂骂朱高煦了。

毕竟所有藩王都不敢保证,自己就能像朱棣那样,造反成功。在大多数藩王眼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