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华夏地理的四个小短板!若是补齐,就更加完美了!(3 / 4)

却偏偏无从反驳。

当年,华夏大地位于五代十国阶段,混乱不堪。

交趾一个叫大瞿越国的权柄,便趁势崛起,控制了交趾。

后来大宋派兵征讨,但是北方边境深受契丹辽国的威胁。

而交趾却天高路远,实在是鞭长莫及。

最后无奈之下,赵匡胤在与百官商议之后,决定“以抚代镇”。于是,才让大瞿越国成为威震一方的权柄,令其独立为王。

“朕从未想过,当初慎重再慎重后的决议,却让华夏失去了一块产粮宝地!”“这件事,终究是朕处理得不妥当。”

赵匡胤自嘲一笑,他还自诩为千古一帝。却丢掉了祖宗故土,让后世人鄙夷自己。

“为了不让后世子孙瞧不起朕,朕决定以武力强硬镇压!”“必须把这个异军突起的权柄,灭杀在摇篮之中。”

燕云十六州他收不回来,一个小小交趾,他还压不住吗!?

大明成祖位面。

朱棣冷冷地看向好孙儿朱瞻基。“真是窝襄!”

当年大明出兵铁血镇压交趾,也算付出了不少代价。

结果,却被他这好孙儿给放弃。

这不等于让他前功尽弃?

一块产粮宝地,百年如此从华夏版图上消失。

先前穹幕上所说过的几块产粮宝地,都与这交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战略意义重大。

朱棣缓缓道:“好孙儿,此地,我大明断然不能丢啊。”朱瞻基捣头如蒜,稚嫩的脸上露出坚定之色。

【其三,缺乏阿三洋出海口。】

【我国是实至名归的海洋大国,海岸线总长度超1.8万公里,有许多大型港口从北到南一字排开。】

【可这些港口都在太平洋一侧,因此我国实际上一直有被岛链锁死的风险。】

【而如果能在阿三洋有一个出海口,那么无疑能极大减轻来自太平洋的战略压力。】

【而且哪怕在承平年月,如果想要只靠太平洋出海口进行跨大洋贸易,成本也会显得非常高。】

【比如从进口石油时,油轮必须得从波斯湾驶出。】

【然后经过狭窄的马六甲,再从我国南海运输到沿海各港口。】

【如此,耗时长、成本高不说,还有一定风险。】

【尤其是马六甲海峡,这里最窄处仅有不到三公里。】

【一旦被封锁,我国的跨洋贸易,就将陷入半瘫痪状态。】

【因此,如果能在阿仨洋有一个出海口,不仅可以大幅缩短航程。】

【还可以绕开马六甲,极大提高我国对海上贸易风险的把控能力。】

随着天弯光幕的解说,上面展示了一个3D立体的地形俯瞰地图。

对于上述提及到的港口、海域全部进行了标注,一目了然。太明太祖位面。

朱元璋眉头一挑:“咱记得,大明有这个阿三洋出口。”

“可后世地图上,却在疆域之外。”

当初,大明控制的是后世缅店的阿三洋港口。

朱元璋曾经派出过大将沐英平定云南地区,设立三司。

并在该地区西南两个方向的极边之地,设立了勐养宣慰司、木邦宣慰司等六个宣慰司。而那阿三洋港口,便位于勐养宣慰司控制范围内。

朱元璋沉声道:“很显然,不知道什么年代,此处疆域丢失了。”而他若是知道是万历年间将此地丢掉的。

估计要暴走了。

【其四、水系有缺。】

【我国虽然不缺大江大河,但这些河流大致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