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他们未来的兴衰。
贾元春受封,岂不是意味着隆化帝对过去既往不咎,愿意接纳他们这些人。
毕竟连荣国府的女子都能被册立皇妃,我四王世家又差在哪了,我们也可以谈,我们也爱国啊。
也正因如此,之前几个月,四王世家与荣国府的往来十分密切,其目的再明显不过,为的就是搭上荣国府这趟快车。
然而,希望如昙花。
贾元春封妃才多久,转眼就在宫中中邪发疯,成了幽闭凤藻宫的冷板凳。
所谓圣眷隆恩,不过是个精致牢笼,是隆化帝为了夺回京营兵权的陷阱。
凤藻宫门如同冰冷沉重的铁闸,不仅关死了贾元春,也彻底关死了四王的侥幸之心。
这赤裸裸的信号,这些在权力场浸淫百年的老狐狸岂能看不懂?隆化帝,这位手腕酷烈、心思难测的新皇,压根就没把他们这些太上皇时期的“老臣”视为可用的心腹。
隆化帝收回了京营兵权,下一步,矛头所指,必然是四王赖以保命、赖以维持世代富贵的根基——西海军权。
贾府的前车之覆,正摆在他们面前。
荣国府已经一败涂地,只剩个空壳。
那么,在荣国府轰然倒塌之后,他四王世家想要自保,该当如何。
萧钦言的嘴角勾起一丝冰冷至极、又带着几近残酷洞察的笑意。
答案呼之欲出,养寇自重!
西海沿子那片广袤又动荡的边境,盘踞着多少大小番邦部落。
那就是四王手中最后也是最有效的一张牌。
只要让西边乱起来,战火一起,狼烟燃起,四王这四根帝国的“西海柱石”,便有了无法被轻易替代的价值。
朝廷要平乱,好,要银子,要兵员,要粮草。
更要倚重他们这些熟悉边情的老帅。
如此一来,四王的权位、财富,便有了延续的绝佳理由。
寇若不灭,他们便永远是朝廷不可或缺的屏障。此
乃百年勋贵,立于乱世而不倒的保身之道。
而这,正是他萧钦言撬动乾坤的支点。
朝廷无法支撑两线作战。
这个认知像磐石般落在萧钦言心头。
大乾国库状况如何,他这个执掌户部的首辅再清楚不过。
当初苏慕白南下巡查关税,加上林如海巡盐,虽然国库有不小补充,但要同时支撑朔方军在漠北数万精骑千里奔袭、持续数月的烧杀劫掠,同时再承担西海一场大规模的平叛战争。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无论是钱粮、兵员,还是中枢的统筹能力,都将被瞬间压垮,油尽灯枯。
只需一点“默契”,一点“推动”。
萧钦言的眼中,算计的光芒如同黑暗中的磷火,幽幽闪烁。
不是通敌叛国,不需要接触突厥,那太过凶险。
萧钦言只需要利用手中那无孔不入的权力脉络,以一种极其隐晦的方式,将陛下的决心、朝廷的财政压力,以及四王世家的焦虑、野心与恐惧,微妙地传递过去。
只需要让某些信息,如同随风潜入夜的细雨,无声地飘到四王耳中,点拨一下那个他们本就该做出的最佳选择。
或许,一封语焉不详、字迹都未必留存的密函。
或许,某位身份特殊、绝不会留下话柄的中人。
或许,只是一个在某个看似无关紧要场合下的微微颔首。
方法有很多,关键是要做得浑然天成,不露痕迹,仿佛一切都是局势发展下的必然。
让四王意识到:此刻动手,引番邦作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