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出鸟来了。他无比怀念炒菜的香味。炒锅的关键在于锅壁要薄,受热快,能实现“爆炒”。
他找来鲁午,描述了自己想要的锅具形状——类似现在的炒锅,敞口、圆底、锅壁要薄。鲁午看着赢昊在地上画的歪歪扭扭的图样,皱着眉头琢磨了半天。现有的炊具大多是厚重的陶釜或青铜鼎,不适合快速翻炒。
“公子,若要壁薄,青铜铸造易裂,锻造费料且难……”鲁午提出困难。
“不一定非要用青铜,”赢昊启发他,“有没有韧性好、传热快的铁?或者,用薄一点的铜皮敲打成形?”
此时秦国的铁器主要用于兵器和农具,炊具应用还很少,但并非没有。鲁午思索片刻,道:“少府库中或有废弃的薄铁片或铜片,小老儿可去寻来看看,试试能否捶打成形。”
几天后,鲁午还真的带着几块不算太大的薄铁片和铜片回来了。在他的巧手下,经过反复加热捶打,一口虽然粗糙、形状也不太规则,但确实具备了炒锅雏形的“薄壁锅”诞生了!赢昊又让鲁午给锅加了两个耳,方便持握。
锅有了,赢昊摩拳擦掌,准备露一手。他指挥白芷将领来的少量肥肉切成小块,在锅里炼出油,然后放入切好的野菜和一点点珍贵的盐,快速翻炒。顿时,一股不同于水煮菜的、带着油香和锅气的诱人香味在天工苑的小厨房里弥漫开来!
“好香啊!”白芷使劲吸着鼻子,眼睛发亮。连在工棚里干活的鲁午和他的徒弟都忍不住探头张望。
炒好的青菜色泽碧绿,口感爽脆,虽然调味简单,但比起水煮菜简直是天壤之别。当晚,天工苑的众人就着粟米饭,吃上了有史以来第一顿“炒菜”,虽然分量很少,每人只能分到几口,但每个人都吃得格外香甜,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