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地的一方诸侯。
面对爆发的大战,大唐天下的诸侯与朝廷之间的就像是达成了某种默契一样,停歇了下来,关注着这一场改变大唐命运的战争。
成王败寇,到底是李潇继续端坐长安城,享受万民的敬畏最后登基成为真正的皇帝。
还是李世民杀回长安城,用他手中的利剑夺取长安城,乃至整个关内道,就看这一仗打得如何了。
朝廷的兵部尚书李靖率领着一路大军,从剑南道直接便是打到了关内道各州府。
一路上是连番胜利,很多地方甚至根本就没有他的兵马进行交战就打开城门投降了,由此可见他的玄甲军威力到底有多么的大。
这就是军神的威慑,大唐境内他李靖就是号称无敌手的存在。
军神一出,谁与争锋!
当然这当中还是有不少畏惧朝廷李靖的人面对朝廷的大军,主动打开城门直接便是投降。
这些人大多都是后来直接向李潇投降的朝廷官员。
他们对李靖的畏惧更加大。
更何况当初李潇收服他们也是用武力威压,这些人对李潇根本就没有多少的忠心可言!?
指望他们拼死抵抗李靖的大军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些人根本就是墙头草。
对这点李潇非常清楚,也没打算在他们身上浪费兵力,所以根本就没打算守这些城池。
于是乎,李潇当即就下达了命令将各个地方散布的所有兵马悉数撤入长安城内,集中优势兵力,准备和李靖在长安城决战。
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长安只能由一个人说了算。
要么是李潇,要么是李世民。
更何况面对李世民的反扑李潇也是绝不可能退缩。
进入关内道的机会只有一次。
一旦他退了,便是前功尽弃。
因为各方诸侯落井下石,导致李潇的兵马无法集中,山南道和河南道,淮南道的兵马更是动不得。
他只能够集中关内道的力量。
收缩战线,将兵马聚集起来攒聚更强大的力量,攥成了拳头,再伸手打出去,这样才能够给予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