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了日耳曼帝国陆军的后勤补给压力。
至于沙俄帝国境内的公路,更是别提了。完全就是土路而已。一旦下雨,就会变成一个个的泥潭,即便是卡车也很难行驶。
这也是为什么日耳曼帝国选择在六月才发动对沙俄帝国的进攻的原因。
不过,即便是在这个季节,一旦下雨,对日耳曼帝国陆军的后勤补给而言,依旧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而这也导致日耳曼帝国陆军的推进速度,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毕竟,日耳曼帝国陆军的强大,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强大的火力上的。对武器弹药和油料的需求非常的大。一旦后勤补给不通畅的话,将会严重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的发挥的。
尤其是B集团军群和C集团军群,受这方面的影响非常的大。
至于A集团军群的进攻区域,濒临波罗的海,还可以通过海运来解决。相比而言,A集团军群的后勤补给压力无疑就要小得多了。
只不过,他们面对几乎相当于自身兵力两倍的沙俄帝国陆军的阻击,推进速度也依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好在,A集团军的部队在沿海地带行动的时候,能够得到己方海军强大的舰炮火力的支援。这使得沙俄陆军要面临着日耳曼帝国海军的猛烈炮击抵挡日耳曼帝国陆军的进攻,难度更是可想而知了。
公元1715年6月17日,波罗的海沿岸,克莱佩达。
日耳曼帝国陆军第14集团军的两个步兵师,正在对这座沿海城市发起猛烈进攻。
但是,驻防这里的沙俄陆军的兵力,则达到了五万余人。
尽管,沙俄陆军在兵力上拥有绝对的优势。但是,从战场上的形势来看,沙俄陆军却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
究其主要原因,还是海面上的日耳曼帝国海军的炮击编队,正在疯狂的向这座沿海城市输出火力。
由两艘重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组成的炮击编队,实力虽然不算太强。但是,用来对地面目标发起炮击,已经足够了。
不管是轻巡洋舰的150毫米主炮,还是重巡洋舰的210毫米主炮,都不是地面部队能够抵挡得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