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
“相比之下,山西和山东也有增长,要比京师少很多。”
“目前山东和山西收上来的商税,用于吏员改革和学政改革都不够收支平衡,还需要朝廷继续贴补。”
听完了魏恽的话,在场众人都皱眉。
众人的目光落在了苏泽的身上。
推动商税是苏泽一直在做的事情,可是这么看来,商税的效果也没有想象中的好啊。
苏泽心中明白是怎么回事。
大明如今的商税,其实准确的说是商品流通税。
商税的征收主体是贩运货物的商人,结果就是一个地区商业越发达,能收到的商税就越多。
这也是为什么江南地区强烈反对征收商税的原因,这是因为江南是如今大明最发达的地区,如果开征商税,那么江南一定是最痛的。
“子霖,商税之议是你提出来的,你来说说吧。”
高拱看向苏泽,点了他来回答这个问题。
苏泽拱手,接着说道:
“诸位阁老,诸位大人,如今我大明商税有余,但是却没有征收足够的工矿税。”
“工税?”
众人看向苏泽。
苏泽说道:
“山西的矿场,京师周围的工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