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贡试放榜(3 / 10)

p;接下来,考官按照治五经的区别,分为五个房开始批改各自的考卷。

    苏泽这下子明白了什么叫做改卷地狱了。

    “锁院如坐监,阅卷若熬刑”。

    苏泽在文署中念了一句,惹得同房的考官谭郦也笑了起来。

    谭郦是早苏泽两科中进士的翰林,和苏泽一样治的易经,他们两人是十八位同考官中唯二治《易经》的。

    但是今年治《易经》的考生比往年稍微多些,所以两人的批改任务就更重了。

    谭郦其实比苏泽就大了十岁,是个稳重能干的官员。

    只不过他的性格比较内向,加上没有遇到机会,所以至今还是翰林编修。

    苏泽和谭郦同一个考房,聊天下来也觉得谭郦不错。

    只能说能入翰林院的都不是弱者,至于翰林能不能写进史书里,那就不能光看个人奋斗了。

    “子霖还是快点阅卷吧。”

    苏泽看着堆积如山的朱卷,仿佛永无尽头。

    连续几天的高强度阅卷,让眼睛干涩发痛,看什么都像是蒙上了一层流动的纱。

    张居正“策论并重”的命令,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他不能再像其他某些房师那样,仅凭第一场四书五经文的八股优劣便轻易决定取舍。

    每一份被同房其他阅卷官标记为“可中”或“可议”的卷子,他都必须强迫自己打起十二分精神,再艰难地挪到第三场的策论部分,细细研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