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堺港条约(7 / 10)

    光是李文全自己卖的佛郎机炮,就价值两万六千银元。

    其次就是硝石、铁器之类可以作为武器原材料的东西。

    然后就是奢侈品。

    丝绸、茶叶、瓷器这些东西,在倭国商人那边也很受欢迎。

    显然战乱并没有影响这些倭国上层追求享乐,甚至因为战争的残酷,让很多倭国的上层更加追求享乐,谁知道这好日子什么时候就没了。

    玻璃制品,镜子和玻璃容器,在倭国的销路竟然也很好。

    这大概是因为佛郎机人已经在倭国做过一段时间生意,这类西洋奢侈品已经打开了销路。

    白糖和蔗酒同样收到热捧,这种能给人带来幸福感的东西,在战乱时期也会畅销。

    但是红茶没能卖出去。

    倭国商人对红茶不感兴趣,他们反而希望商队下次带一些茶碎过来,他们更喜欢将茶做成茶粉。

    李文全也是无语,这些倭人就是吃不了细糠,非要喝高碎。

    这种茶叶如今京师最垃圾的茶肆都不会卖了,只会在工厂、码头免费提供给工人饮用。

    厨具和日用品也卖不出去,按照堺港商人的说法,倭国的上层不需要这些,下层也买不起这些。

    棉布也是同样的道理。

    在大明,随着技术的发展,棉布价格已经越来越亲民了,逐渐成为市井御寒保暖的常用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