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确实说到了高拱的心坎里。
也许自己真的站在一个新时代的节点上,那么后人又会如何评价这段历史呢?
隆庆之治?
高拱隐约觉得,可能这是评价都不足以涵盖这个时代了。
作为大明这驾马车的驭者,大明将要驶向何方,高拱自己也都没有底。
抬起头看向苏泽,难道苏泽知道?
高拱内心又摇头,自己都看不清的未来,这个年轻的弟子能看清吗?
只听到苏泽继续说道:
“师相,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在学舍里。”
这句话说完,高拱也愣了一下。
苏泽继续说道:
“要正定人心,还是要移风易俗,从正四民道德开始,竖立适应当下时代的新道德。”
“而且来读武监的,大部分心智已经成熟,应该以智育为先,授以实学实务。”
高拱沉默了。
苏泽这套理论,和他的四民道德论,以及自己倡导的实学,形成了完整的理论闭环,这也确实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
难道这些都是苏泽早就已经谋划好的?
如果这样,自己这个弟子的眼光也太长远了些?
看到高拱还没有说话,苏泽还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