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臣观三代以降,善理财者必先明会计。”
“唐有《元和国计簿》统天下赋入,宋修《会计录》列百司岁计,皆所以察盈虚、审虚实。”
“今我朝承平百六十载,然各省奏销册式各异,钱粮款项混淆,赋税蠲缓无稽,致使奸猾胥吏上下其手,忠良有司莫辨真伪。臣请仿宋制重修会计录,名曰《隆庆会计录》,为社稷理财之基。”
引用前朝旧例之后,苏泽又说明编修会计录的意义。
“统度支以清本源,今十三布政司、九边军镇、内府二十四衙门皆自为奏销,款项名目纷繁。当以解部、留存、蠲免为纲,厘定田赋、盐课、关税、杂项之目,皆有州县细册可溯。”
“立规制以杜奸弊,参照嘉靖三十四年清丈例,统一营造尺、斗斛、秤砣,命各府置铁制标准器于城隍庙前。凡夏税秋粮,必书品种、等则、折色于册,使淋尖踢斛之弊无所遁形。”
“察虚实以固根本,自正德以来,投献田、寄庄田日增,今当令各州县造鱼鳞册时,另列官田、民田、军屯、皇庄四柱。边镇屯田尤需核军卒实耕之数,与空饷虚冒之田分别造册。”
等说完了意义后,苏泽又要大谈修会计录的好处。
“臣闻管子有言:不明于计数,而欲举大事,犹无舟楫而欲经于水险也。”
“会计录成,则天下钱谷如观掌纹,清丈田亩、改制税法、调控货币诸事,皆有所凭依。”
苏泽写完了奏疏,彷佛用尽了全部的力气。
苏泽都不用想,这份奏疏如果要执行,必然需要海量的威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