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新法制盐所耗远少于旧法,而灶户多是贫苦百姓,不会贸然而去,这一两年盐业无虞。”
“等过上几年,新法已经推广,各地盐产必定大增,那时候灶户要走,盐政也不会有问题了。”
听到这里张居正点头,但是他又问道:
“盐所的雇钱何所出?难道再发宝钞?”
张居正不愧是大明财政人,上来就算成本。
苏泽微微吸了一口气说道:“下官以为,请榷卖盐引。”
“榷卖?”
苏泽说道:
“张阁老,我朝开中法已经名存实亡,两淮等地的盐引早已经淤塞超过五十年,甚至有祖父的盐引孙辈都不能兑付的情况。”
“盐引淤塞,能得盐的并非盐商,得盐后再层层转卖,官盐价格日高。”
其实苏泽这话已经说得很含蓄了。
实际上的情况是,能用盐引换到盐的都是达官显贵,他们用盐引取盐以后自己也不卖,一般交给自己手下的商人或者卖给其他商人。
张居正点头,盐引问题到今天已经是顽疾了,大明上下都清楚,只是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苏泽见到张居正感兴趣,趁机说道:“不如朝廷直接榷卖新引,由盐所公开榷卖,所得利也部分留存于盐所,充当工本。”
榷盐倒不是什么新鲜的做法,张居正一下子明白了苏泽的想法。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