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平均分配的资源。结果就是这个世界提供了我们一切的所需,而且,如果用拟人化的说法,这个世界对我们相当体贴——要不要我讲讲我们所追求的理想?”

“请讲。”贝莱说。

“我们的理想,是打造一个整体而言服从机器人学三大法则的行星。它绝不会因为任何的作为或不作为,导致人类受到伤害。而只要我们不要求它伤害人类,它就会完全遵从我们的意思。此外它还懂得保护自己,除非在某些特殊的时间和地点,它必须牺牲自己来服务或拯救人类。我敢说除了奥罗拉,再也没有其他世界——无论是地球或任何太空族世界——几乎达成了这个理想。”

贝莱感慨万千地说:“地球人对这个境界同样梦寐以求,可是一来我们早就人口过盛,二来过去的无知导致地球受到了严重伤害,以致如今根本欲振乏力——不过,奥罗拉原有的那些生物呢?当初你们到达的绝非一颗死气沉沉的行星。”

法斯陀夫说:“如果你读过我们的历史书,就该知道的确是这样的。我们来到奥罗拉的时候,这里已经有些动物和植物——以及氮氧大气层。这一点,五十个太空族世界没有任何例外。但奇怪的是,无论哪个太空族世界,原本的生物都相当稀少,种类也不多。而且,那些生物对母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依恋,我们可以说不费一兵一卒就取而代之——从此,只有在水族馆、动物园,以及少数刻意维持的保留区,才能见到那些原生物种了。

“有几个相关问题,我们至今尚未真正了解,一是人类所找到的这些有生命的行星,上面的生命为何都那么贫乏;二是为何只有地球拥有如此多样化的生命,而且几乎无所不在;三是似乎只有地球发展出了智慧生命。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贝莱说:“可能是数据不足导致的巧合吧,因为目前为止,我们探索过的行星还太少了。”

“我承认,”法斯陀夫说,“这是最有可能的解释。或许在银河某个角落,存在着和地球一样复杂的生态平衡;而在另一个角落,存在着智慧生物和科技文明。可是,地球文明已经朝四面八方扩展了数十秒差距,如果其他角落也孕育着生命和智慧,他们为何偏偏没有扩展——双方为何从来未曾相遇?”

“大家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