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需要一场,大胜利(1 / 2)

同盟军则在200公里宽的正面以及向南的纵身地带设置了两条防线,第一条是半岛军团为主的“炮灰防线”,约五万人。

第二条自东向西为“孤星”师,新增援的“大锤”师、“金鹰”师,以及“突击手”师。

这些后增援的同盟军部队全部是齐装满员的步兵师,火力强劲,突击能力优秀。

双方已经拉开架势,放手一搏。

民兵部队的任务是,向南突击,利用运动战创造歼敌机会,消灭对方有生力量,并将战线推进到汉阳地区。

而同盟军的部署,则是用半岛军团做缓冲,其他战斗力较强的部队能打则打,绝不硬拼,必要时,可放弃一线退守二线,甚至连汉阳也可以放弃。

这是一种极致的防守策略,里士满并没有拿出一副你死我活的架势,而是先让部队熟悉战场节奏,摸索对手的攻击频率和攻击特点。

这是他来到半岛之后的第一仗,虽然同盟军的确需要一场胜利,尤其是大胜来鼓舞士气,但是里士满考虑更多的,是稳固防守之后的反击,战争的成败不在一时,而在一世。

相比较于他的谨慎,布拉林显然有些狂妄的无边无际。

两条战线之间存在着蜿蜒起伏的山峦,虽然公路畅通无阻,但对方在攻击时不会在乎是在公路上进行还是在山头之间,里士满隐约觉得,接下来的战事,继续向后退却是大概率的事。

而其之后在汉阳的指挥部里看到的一切,让他忧虑且消极的心态彻底爆炸。

“为什么这个指挥所里只有区区几个参谋,其他人都哪里去了?”里士满愤怒地询问着。

在场的人没有一个答得出来。

终于,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女参谋弱弱地说。

“他们大部分都回到了斧子山……”

“让他们都给我滚过来!”里士满大发雷霆。

在极度的愤怒之下,唯一一个能让他觉得是好消息的,是半岛军团的征兵速度。

虽然这支是当地人组成的军团一度在东线被第3军打得找不到北,但他们的确拥有着堪比细胞分裂的扩张速度。

几乎所有的半岛南方的成年男性都加入了军团,但他们的战斗力能释放几何,没有人知道。

里士满事无巨细的行事风格让手下的军官们很不适应,他们已经习惯了布拉林那种“甩手掌柜”式的工作方式,在前者看来,这种长期以来散漫的作风,需要尽快扭转过来。

在“孤星”师的指挥部,里士满询问一个参谋,能否指出民兵正在集结的区域,后者支支吾吾,完全不知所云。甚至连墙上的军用地图,都是干干净净,毫无痕迹。

在一处公路上,眼见刚被民兵打散的半岛军团一部乘坐卡车向后行驶,里士满亲自拦下了这辆车,并令他们调转车头,向前进发。

“没用的,领导官……他们还会以更快的速度逃回来的。”他的副官说道。

“这是一处已经开始溃烂的伤口。”里士满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前线部队已经失去了信心,无论是军官还是底层士兵,他们反应迟钝、拒绝交流,完全缺少军队应有的进取精神。”

同盟军士兵们很快意识到,布拉林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他们的新任领导官则极为严厉。

下达的命令也细致入微,包括衣着必须整洁,任何命令的下达都必须立刻反应,不得有任何的迟疑。

以及,军官必须带头待在前线,而非躲在后方被重重保护的指挥所里。

“绝不后退!勇敢进攻!”

这是里士满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他在自己军服的两侧肩章之下,各挂了一颗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