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从土古里到新南港,还有70公里。
这倒不算什么,关键在于,在半路有一座隘口,上面有一座桥。而这座桥,是通往新南港的唯一通道。
更要命的是,桥已经被民兵炸毁。
长京湖水库下游的水从这里经过,随后被引入到一座巨大的水电站中,之后直接流到悬崖之下。而连接悬崖的,便是这一座桥。
双方在此处争夺多时,民兵每炸毁一次,同盟军便修复一次……如此往复。最后,民兵直接动用无人机将其炸断,这意味着,要是修复,除非从天而降一座新桥。
同盟军真这样做了。
他们从斧子山用重型无人机空运来一组桥梁构件,这组构件由精钢制造,装甲厚度达到100,甚至可以承受小型核弹的冲击。
在土古里不远的空中,双方的空中争夺开始了。
同盟军的无人机被“翔龙”击落多架,甚至一架吊运构件的无人机也被击落,幸好另一架僚机及时顶上,勾住了绳索,这才保住了这一整套桥梁构件。
民兵没有进行更多的骚扰攻击,源于他们不太相信同盟军居然真的可以将桥修好。而事实上,仅仅用了不到四个小时,桥面便修复完成。
同盟军欢呼雀跃、士气大增。
这体现出了交战双方之间工业实力的差距,沃克在同张航的交谈中,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同盟军的动员能力是远超“新基地”的。
即便前者的势力范围在地球的另一端,可他们依然可以在整个半岛投放他们可以投放的任何兵力。
桥的两侧,没有了民兵的身影,撤退的同盟军从容地抵达了一处叫真新里的地方,到了这里,基本上,算是部分逃出了民兵的“魔掌”之中。
风还在刮,雪依旧下着,还有像幽灵一般的民兵,并没有消失。
逃亡的先头部队开足马力向新南港进发,而后卫部队却需要无时无刻摆脱民兵的纠缠。
这就像一处无法止住的伤口,不停地在流血,可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止血,都毫无作用。
12月11日,同盟军南逃的残部,终于抵达了新南港,民兵的阻击,基本结束。
这里挤满了“孤星”师的兵员,他们等待着抵达港口的登陆舰,从而离开这个让他们为之憎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