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惨剧发生,出发了(1 / 2)

在旧时代有一种说法,叫做“第二人效应”。意思是,信息传播的关键不在第一个发起的人,而是在第二个人,原因在于,后者的态度决定了这条信息传播的广度。

芳姐的身边,便有着一批“第二人”,这些人将前者的理念积极传播,并延展到了工厂之外,在工人群众中间传染开来,产生了较大范围的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每每核心会议公布一项策略或者决议,民间都会有不同的声音,倒不一定是反对,更多的是带来了更多思考的角度。

只不过这一次关于核电站的决议,的确触碰到了群众最为担心的核泄漏、核污染。

以及未来的生存环境问题。长期打下的组织基础让芳姐一呼百应,工人群众群起围之,只为让核心会议取消这一决议。

而王诗晴,却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难道自己作为当权者,和群众之间一定要面临不可协调的矛盾吗?就不能同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向前看吗?

对于她来说,自己对群众的最直接的感观便是,他们勤劳勇敢,单纯善良,也容易被煽动。

和芳姐谈判之后,王诗晴更加坚定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群众的力量,如同水滴,单独拿出来,手无缚鸡之力,汇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江河湖海。

如果引导得当,他们将会是无与伦比的力量,但是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如同洪水一般翻江倒海,将自己反噬。

如果换成别人,或许已经在这样的纠结和混沌之中丧失了初心,但是王诗晴有着极为坚定的信念,她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群众的利益,而绝不仅仅是个人。

在谈判的时候,王诗晴留了一个口,她并没有同意停止核电站的维修工程,但是答应给芳姐一个新基地内的高位。

这无疑让后者兴高采烈,以至于当大伙问题究竟核电站停不停工的时候,她给予了肯定的回复。

而芳姐自己,也确实得到了一个属于她的独一无二的岗位,内务部编外监督员。

这意味着她有着足够的权力监督除了核心会议之外任何一个部门的不合理现象,并勒令改正。

新岗位的第一天,芳姐便收拾打扮一番,再在左臂上戴一个红袖箍,俨然一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既视感。

有趣的是,她只是一个“光杆司令”,虽然她频频对新基地中的种种现象指手画脚,只不过,没有一个人会听从她的指示,因此也经常发生不愉快的冲突。

时不时的,双方都跑到王诗晴那里去告状,芳姐嫌对方没有按照标准程序处理工作,当事者则埋怨前者多管闲事。

只不过到了王诗晴这边,往往打个哈哈,协调一下,这事就过去了。

与之对应的,新基地内部对芳姐的存在都抱有很大的意见,诉状接二连三的递到王诗晴的案头,但她往往微微一笑,也不当回事。

终于,大伙忍无可忍,而芳姐,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存在除了添堵,没有别的用处。于是,她主动提出,前往东岗镇,监督核电站的停工和拆除工作。

这正和王诗晴不谋而合,她痛快地答应了芳姐的请求。

出发时,后者意外地看到,当时和她一起策划和实施抗议的活动人士,也被邀请前往核电站,监督停工进程。

芳姐大喜过望,在路上和这些人谈笑风生,甚至公然寻找下一个可以引发轰动效应的议题,从而为自己进一步攫取利益。

半路上,载着这群活动人士的大巴车突然在松城附近抛锚,司机只好下车查看,但,一去不回。

半个小时之后,当地的巡逻队传来消息,大巴车在浓雾中被一辆载有易爆物和雷器的大货车撞击,并发生爆炸,车上的数十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