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二者皆有。
张航本人在进驻“电台”之后的两个小时,便查出了许多有趣的情报。
首先,大部分的电台雇员都是我们的注册成员,且大多居住在新基地基地,这让他们平时的活动范围几乎没有离开过这一亩三分地,自然也就无法体察到整个城市的民情和舆情。
其次,“电台”的主编和头部主播,他们的额定工分要比普通编辑和主播的额定工分要高出许多。
也就是说,可能编辑们和主播们做的都是同一件工作,但是地位的差异让他们所赚取的工分,也有着较大的差距。
于是上述两个原因加起来,成了“电台”不作为的主因——脱离群众,以及贫富差距。
毕竟,当大家发现,无论干多干少,小辈的编辑和主播没有什么可能超过老资格雇员的时候,是不会有人愿意挺身而出,承担责任的。
三年,仅仅三年时间,当年臧舟市上热火朝天大搞建设,埋下头来艰苦奋斗的精神,被丢的一干二净。
“自私者……全都是一群自私者!”
在“电台”的编辑室,张航愤怒地吼道。吓得正在准备稿件的小编辑一个劲得平复自己受到惊吓的小心脏。
此时张航递给主编几份稿件,是他和王诗晴等核心会议的主要成员亲自撰写的,内容是以他们以普通幸存者的视角,如何看待当今发生的种种事情,文字情真意切,直抵人心。
不管怎么说,这些老我们成员也是从一穷二白干到如今这个规模,他们自然有资格,也有能力去讲述他们遇到的种种艰难,以及客服它们的手段和方式。
“发出去,反复播放,在我查出事实真相之前,不能停止。”
说罢,张航离开了“电台”。
安抚民心,这是他要做的第一步,但这,仅仅是开始。
“电台”的状况仅仅是冰山一角,张航深感我们内部或许已经被严重腐蚀。放眼新基地和其他的据点,这些地方和外面的城市街头,完全是两个世界。
“进行组织内的整顿与肃清”——这个选项已在弦上,不得不发。
但是在此之前,查清“面包房爆发”的事情原委,才是重中之重,才是令我们的巡逻队洗清冤屈的唯一途径。
程杰负责调查工作的进展,在技术人员确认三名幸存者的死亡并非是巡逻队开武器所为之后,寻找武器的源头和查找凶手,变成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虽然三年的时间让城市的基础建设步入正轨,但是对于管理者来说,监控摄像头的缺乏令他们无法第一手得知相关的讯息。
所以要想找到凶手,只能通过古老的技术侦查手段,予以探查和辨别。
通过对三名死亡的幸存者进行尸检,武器确定为口径为12.8的武器弹,这显然不是我们的制式装备,而通过现场的弹道测量和尸体的中武器位置。
技术人员也基本判断出,死者是遭受了近距离的武器击——这也就意味着,凶手很有可能,是来自于同这三人一起排队的人。
“这种武器弹,城市中遍地都是,我们很难查找源头。”
技术人员无奈地将这一情况汇报给程杰,后者只能点了点头,表示知晓。
自我们接手城市以来,其中的一项策略就是,群众可以保留自己的武器支弹药。这一策略饱受诟病,反对者认为民间武器支泛滥的情况,会极大的影响城市的社会秩序。
并非没有人提出收缴民间武器支,且进行统一管理的建议。但是核心会议商议之后,没有通过这一提案。
原因就是,无论是云城,还是其他的我们控制区,都没有摆脱战争笼罩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