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为“唐李公之庙”,尊为“利济将军”。
八百年后,当年的王侯将相皆成冢中枯骨,独“败军之将”李宓成神,世受香火供奉,令人唏嘘,当然这都是后话,唐人无从知晓了。
回到唐时,这一年已是大唐天宝十四载,乙未羊年。见巧珠已经安顿好了,柳汲再度请旨北上,只是此番不需要再像上次那般匆忙了,崔圆绕了一大圈回到成都之后,果然没有引起杨国忠、杨暄夫子的怀疑,此刻已坐稳剑南道留守之职,柳汲北上求和,他非但不会为难还大开方便之门,因此南诏此番多备邑从、礼物,组成了一支百余人的使团北上。
江朔见南诏使团人数众多,且小半年来又没有尹子奇的消息,料想北地武士不可能在南方山中躲这么久不被发现。看来已无护卫的必要,他便向柳汲请辞,柳汲本不好坚持要他相伴,但罗罗却执意不肯,江朔心想自己确曾说过要陪二人到长安,强要离去似有不守信诺之嫌疑,便决定陪二人北上。
进入剑南道之后,浑惟明的心思却活泛起来了,对江朔说要回震泽去了。江朔知道他是在南诏接了许多生意,要赶紧回去安排发货。江朔虽然对浑惟明的市侩气颇为不屑,但也知道浑惟明绝没有投靠杨国忠,否则不可能和自己定定心心在南诏待这么久。
且浑惟明与南诏做买卖,虽是为了赚钱,实也有利于南诏百姓,江朔当即答应,只是吩咐浑惟明不能逐利过甚,浑惟明答允去了。
他们一行进入蜀中,循故道至成都,拜会崔圆,才知道这年二、三月发生了几件大事。
一是年初,安禄山使副将何千年入奏,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杨国忠与兵部尚书韦见素遂极言禄山反迹已明,而圣人竟仍不信,答应安禄山的全部要求,命中书为番将发日敕,给告身。
二是二月间,陇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