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华阳金坛(3 / 6)

大唐山海行 圏吉 2686 字 3天前

蕤自嘲道:“赵夫子老咯,许是听差了。”

    李含光道:“夫子你是关心则乱,早点休息吧,含光再琢磨琢磨,未必没有回转的余地。”

    赵蕤知道李含光是在为自己宽心,却也只能点称是,在江朔隔壁榻上躺下睡了。

    次日平明,江朔仍是一早起来打水服侍赵蕤洗漱,这是他做惯了的,上了茅山也仍是如此,赵蕤只道他不知道昨晚的对话,虽然心里郁郁,但对着江朔却强颜欢笑,江朔为免赵蕤伤心亦佯做不知。

    用过朝食,赵蕤便说闲来无事带江朔在茅山四处走走,江朔虽知自己内伤难治,但毕竟现在毫无任何症状,非但没有任何不适,昨日导炁入海之后还觉得精神甚是健旺,一听赵蕤说去游玩,自然欣然前往。

    茅山道教兴盛始于汉代,有茅氏三兄弟修建道观隐居于此,世人称他们为三茅真人,故称此山为三茅山,简称茅山,后陶弘景结庐于茅山传上清经法,故而上清派道士又称茅山宗。唐代茅山上清一派不断发展壮大,司马承祯、李含光两代宗师成为帝师更是将上清派推上了天下道家领袖的地位。茅山各峰上大小道观不计其数,最著名的自然是李含光所居的紫阳别院,还有太平、崇元等观,好生兴旺。

    赵蕤曾多次登临茅山,于山上各处景观甚是熟稔,茅山有大茅、二茅、三茅、积金、青玉诸峰,紫阳别院在丁公山东青玉峰,名胜最多的大茅峰则在其东南,当下赵蕤带江朔出了紫阳别院,先到大茅山北麓的喜客泉,喜客泉又名迎客泉,不过丈许的一方小池子,看似平平无奇,但在池边击掌,泉池中便冒出如同一串串珍珠的水泡,江朔大感惊奇,在池边一个劲地鼓掌玩了半天。

    两人向南沿山路石径迤逦而上,依次游历了昭明太子读书台、葛洪抱朴亭等诸多名胜,登上大茅峰顶宫后转而向东北,过双龙眼,翻过老虎岗,到得积金峰下华阳洞前已行了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