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层笼罩其上的柔和光晕,如同投入石子的水面,荡漾开一圈圈涟漪。
一股难以言喻的、带着赞许、悲悯与一丝……释然的情绪,无声地弥漫开来。
“善。”
光影中的声音再次响起,只一个简短的音节,却仿佛蕴含着千言万语。
“见己心之惑,明前路之艰,知鼎之重,亦知……己之限。
此悟,已过三关。”
影那声善字余韵未绝,陈九只觉得脚下腐朽的木板微微一颤,周遭景象如水波般荡漾开来。
浓雾无声地吞噬了残破的水榭、断裂的碑林,连同那端坐莲台的神秘光影,也化作点点星辉消散于乳白的雾气中。
一股柔和却无可抗拒的力量包裹住他疲惫欲死的身体,牵引着他向前。
一步踏出,脚下不再是湿滑的木板,而是坚实、微凉、带着水汽浸润的青石。
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却又与外界截然不同。
依旧是无边无际的墨绿水泽,浓雾如纱,但雾气不再是死寂的屏障,而是变得稀薄流动,如同被无形的力量梳理过。
水泽之上,不再仅仅是参天怪木,而是错落分布着无数或大或小的“岛屿”
——它们并非天然形成,更像是巨大古木的根部虬结盘绕、混合着坚韧的水草与不知名的藤蔓,再辅以粗糙却异常坚固的原木、竹排甚至巨大的龟甲,人工构筑而成的落脚点。
这些岛屿之间,由简陋却稳固的木栈桥、竹筏索道、甚至垂落的坚韧藤蔓相连,构成了一座庞大而奇特的浮空聚落。
然而,真正让陈九心神剧震的,是声音。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朗朗的读书声!
不是一人,不是一处,而是从四面八方、从大大小小的树岛茅屋中、从临水的简陋竹棚下、甚至从踩着栈桥匆匆而过的稚童口中传出!
声音或苍老沙哑,或清脆稚嫩,或抑扬顿挫,或低沉含混,却都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汇聚在这片水雾弥漫的泽国上空,形成一种磅礴而坚韧的声浪,竟隐隐压制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