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发表于1953年5月的《假如》(If)
收录于《争取明天》
一九六二年,我评论说:“今时今日,我无法保证自己还能写出《木卫五》;它涉及长达二三十页的轨道计算,按理说应该献给G. C.麦克维蒂教授——我以前的应用数学导师。(我最好赶紧补充一句,他与故事中的教授没有丝毫相似之处。)”
保罗·普罗伊斯以《木卫五》为基础写了《阿瑟·克拉克金星故事》系列小说的第五部。
福斯特教授是个小个子,所以必须为他专门制作一套特殊的太空服。但就像常见的那样,他用纯粹的进取心和决心大大弥补了体形上的缺点。当我见到他的时候,他为了追求一个梦想已经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他说服了一连串头脑冷静的商人、世界理事会代表和科学信托基金的管理者,承担了他的费用,并为他准备了一艘飞船。尽管后来发生了很多事情,我仍然认为这是他最了不起的成就……
我们离开地球时,阿诺德·汤因比号上有六名船员。除了教授和他的首席助手查尔斯·阿什顿之外,还有船上常见的驾驶员、领航员、工程师组成的三人团队和两个研究生——比尔·霍金斯和我。我们两个人以前都没有进入过太空,我们仍然对整件事非常兴奋,以至于根本不关心是否能在下个学期开始前回到地球。我们强烈怀疑我们的导师也持类似的观点。他给我们写的推荐信可谓是语焉不详的杰作,但由于能阅读简单火星文字的人甚至——请允许我这么说——用一只手都数得过来,所以我们就得到了这份工作。
由于我们要去木星,而不是去火星,做出这种特殊限定的目的似乎有点晦涩难懂,尽管对教授的理论有所了解,我们有一些怀疑。离开地球十天后,这些怀疑得到了部分证实。
当我们应召前来时,教授看着我们,若有所思。即使在失重的情况下,他也总能保持自己的体面,而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紧紧抓住最近的扶手,像随波逐流的海草一样四处飘浮。他看看比尔,再看看我,然后又看比尔,这让我感觉——当然我可能是错的——他在想:我何德何能来这儿工作?然后,他发出了一种“现在做什么都太晚了”的叹息,开始用他有事要解释时总是用的那种缓慢、耐心的方式说话。至少,他对我们说话的时候总是用这种方式,但我刚刚想到——哦,还是算了。
“离开地球后,”他说,“我还没有什么机会告诉你们这次探险的目的。也许你们已经猜到了。”
“我想我已经猜到了。”比尔说。
“说说看。”教授回答说,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奇异的光芒。我已经尽力阻止比尔了,但在失重状态下,踢人是一点用也没有的。
“你想找一些证据——我是说,再找一些证据——来证明你的地外文明扩散理论。”
“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去木星找吗?”
“嗯,不太清楚。我猜你是希望能在某颗卫星上找到一些东西吧。”
“了不起啊,比尔,了不起。已知的卫星有十五颗,它们的总面积约为地球的一半。如果只有几个星期的时间,你会从哪里开始寻找?我很想知道。”
比尔疑惑地看了一眼教授,几乎怀疑他在讽刺自己。
“我不太懂天文学,”他说,“不过木星有四颗大卫星,对吧?要是我的话就从这些开始吧。”
“告诉你,木卫一伊奥、木卫二欧罗巴、木卫三盖尼米得和木卫四卡里斯托的面积都和非洲差不多大。你能按编号顺序把它们都看一遍吗?”
“不,”比尔立即回答,“我会从离木星最近的那颗开始,然后依次向外搜索。”
“我想也不必再浪费时间去追问你的逻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