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极度厌恶那些投机取巧、依靠钻营才得以中榜的书生。”
“圣上之前提到过,他对那个购买试题的书生说自己曾经也参加过几次春闱。莫非他就是因为有人舞弊,而名落孙山?”
“又猜中了!”赵伣笑答道:“朕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向百里叔仪打听了此人的身份。此人原籍江南东路江宁府人士,年轻的时候曾经三次来京赶考,可是每次都榜上无名。原本按照他的才学,就算进不了一甲、二甲,三甲应该不是问题。但那些远不如他的同乡,却中了好几个。”
“圣上。”白若雪感到颇为不解:“即使他有真才实学,也不见得一定就能金榜题名吧?微臣虽不是靠科举得的官职,却也在小时候听家父说起过,学堂、书院中的佼佼者,最后在春闱落榜的人大有人在。来京城赶考的学子,虽然其中应该有几个鱼目混珠的混子,不过微臣相信绝大部分还是凭借自己的真实实力上榜的。他会多次落榜,只能说是自己实力有限。”
“他曾经发现考生之中有与自己同窗同名同姓的,一开始还以为是巧合,之后放榜了才惊觉有人做了那人的替考。他去检举,考官却不予理会。他还客栈见到有人随身携带整套四书五经的微缩手抄本,加在一起也就巴掌大小,后来才知道是为了便于偷偷带入考场翻阅。几次三番受挫,又见舞弊之风盛行,他终于放弃了科举。一次偶然的机会,百里叔仪看中了他的才学,就请他做了自己的幕僚。后来发现其管理有方,索性让其担任自己的管家,名下的产业也由他代为打理。虽然现在他的日子过得不错,但依旧对自己频频落榜、不能一展所学耿耿于怀。”
“难怪啊......”白若雪这才理解楚管家的心结:“他对那些舞弊之人极为痛恨,所以才会对这种事情如此关注。现在历史正在重演,他当然不会善罢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