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禟:“皇阿玛,商道本就该是这样的,比质量、比产量、比销路,制盐办做的同样是商品,有何资格搞特殊?”
康熙细想了下,发现挺有道理,
康熙:“你们拟个折子,在早朝上提出来吧。”
胤禟:“不知皇阿玛准备如何处理江南舞弊案的涉事者?”
康熙爽快道:“按你们说的办。”
康熙原先不想处理过重,一是因为噶礼;二则是盐商,不可打压太过。
如今两个儿子坚决要处置噶礼,还为盐商后续的局面做了安排,康熙便没有其他顾虑了。
胤?:“皇阿玛,此次江南乡试的主考官左俞虽未参与到舞弊案中,但他对这些违法乱纪之事视而不见,儿臣认为该警告一番。”
康熙看了他一眼,提醒道:“现在的官员很多不如他,你连他都要处置,能留下几个清白的官员?”
胤?嘿嘿笑道:“儿臣没想罚多重,这不是二哥三哥一直在催人嘛,给左俞降个一品,让他去八州做个布政使。”
“左俞想躲清闲,儿臣偏让他闲不下来。既能罚到他的身心,又能帮到二哥三哥,一举两得。”
八州缺的官员多着,左俞到了八州,领着布政使的差,不可能只做布政使的事,要干的杂活多着。
康熙笑骂道:“你这是变着法从朕的内阁挖人了。”
八州下来,胤?没少从各地扒拉人手送到八州,内阁及翰林院同样出了些人手。
胤?:“皇阿玛说哪的话,儿臣也是为大清嘛,听说二哥三哥忙得都没空睡觉,您还能看着他们累死不成。”
康熙:“行了,你想要左俞,便拿去吧,别用话来挤兑朕。”
胤?要是将人手扒拉到自已旗下,康熙会多想,他现在是给胤礽胤祉扒拉人手,康熙能怎么办,只能给人了。
胤礽再怎么着也是他亲自养大的,不能给他太子的位置,在其他地方总要多补偿一些。
特别是胤礽此番还立了大功,只是给个人,康熙给得起。
回到圆明圆,胤?摇着头嘚瑟道:“所以还是要有钱,有钱什么事都好说。”
以前国库空虚,明明知道有些税会加重百姓的负担,为了维持国家的运转,也不得不照做。
他们现在财大气粗,做事情时不必再为钱财缩手缩脚。
苏策丽:“皇阿玛是同意你们的提议了?”
胤?:“搞定了,此次江南乡试舞弊案跟徐学文他们一样处置,左俞去八州任布政使,皇阿玛晚点便会下圣旨。”
“除此之外,皇阿玛还支持我们更改盐商的制度,就是盐税是大事,需要到朝堂上说。”
苏策丽:“更改盐商制度,惠在百姓,除了盐商、受盐商供奉的官员及制盐办,对其他官员没什么影响。”
“反对的人会有,却不至于太激烈,只要你们坚持,能办下来。”
盐商为了拿到头一份的盐引,从而垄断市场,没少与官员勾结。
盐商有钱,买一个举人功名,便是三千两黄金,平时给官员的孝敬只会更多。
制盐办就更好说了,他们手下有着制作成本不一的盐场,谁都不敢保证自已今后去的一定是制盐成本低的盐场。
为了自已的业绩,制盐办必定是要争一场。
胤禟薄唇微微往上勾:“也就是现在有钱了,换了以前,皇阿玛受到的影响同样大。”
内务府的收入很多是靠各地商人捐赠的,其中盐商的捐赠占大头。
康熙每年的出巡,虽说不愿意扰民,实则花的钱同样不少,这些花销的大头同样是盐商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