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的乡试,最少的参加人数都有几千人。
如江南等文风重的地方,参加乡试的人数更是在两万左右。
人数太多,阅卷官有限,无法像考证一样当众批卷子。
康熙:“考证简单,按你说的做。至于徐学文,两个文笔不通的人能得秀才功名,这是将众人当成傻子了。”
“徐学文为官不正,即刻安排逮捕审问。包括他的儿子侄子,一并抓起来。朕不允许任何人染指科举。”
科举选拔官员是大清的根基,科举出问题,通过科举选出来的官员便都有问题,等于是在毁大清的基业。
必须严惩科举舞弊之人。
胤?:“是,儿臣领旨。”
回到府里,胤?有心验验张行简的实力:“来人,去把张行简叫过来。”
张行简第二次来圆明园,没有第一次那么拘谨,动作利索了些。
得了传召,换了身官服便过来了。
张行简:“臣参见太子殿下。”
胤?微微抬手:“起来吧,孤此次让你过来,是查到京城有人泄露乡试的题目,你去将这些人抓起来一一审讯,要将所有涉案人员通通找出来。”
张行简:“是,臣定不辜负殿下栽培。”
太子殿下怎会有缺人的时候,明显是给他机会表现,只要他表现好了,何须慢慢筹划官位。
他以前一步步来,力求不显眼的同时升官,是因为他没后台,担心锋芒太露,容易招人嫉恨。
若是抱上了太子殿下的大腿,露露锋芒又如何。
且科考是普通人唯一的通天路,这条通天路若是让贪官污吏沾了手,便是重复大唐的科举之路。
当年的黄巢一怒之下,将世家来了个大清洗,换来了普通人逆天改命的机会,他用实力证明打进长安比考进长安更容易,
他们现在需要做的便是维护科举之路的清明。
不知危险已然来临的徐学文正在训斥徐千树及徐千屏。
徐学文眉头紧皱:“乡试马上就要开始了,你们安分些,老老实实待在府里看看书。”
徐千树满脸不耐烦道:“爹,书有什么好看的,读书再好又有什么用,你看看外面那些寒窗苦读的人,有几个能拿到功名。”
“走仕途,重要的不是学识,而是家世,有了家世,想要几品官,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徐学文气得脸红脖子粗,只是没等他开口,有家丁慌慌张张跑进来:“老爷,老爷,不好了,有官兵围了我们的院子。”
徐学文抬头往外面看去,已经有官差面色凶煞的冲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