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
胤?随手翻了几个折子,上面全是对康熙的歌功颂德。
几个新政下去,
新税法是切切实实为百姓着想的,得到的自然是一片赞赏。
胤?:“皇阿玛在民间的声望是越来越高了,不论疆土还是民生,皆是历代之最,可谓是前无古人,也将后无来者。”
康熙心头大悦,有这么多老百姓为他欢呼,是谁都抹灭不了的仁治。
康熙:“不管是开疆还是如今百姓的反馈,皆少不了你的功劳,怎会后无来者。”
要是没有大白文告示下去,就算他的想法再好,到了
胤?:“儿臣差皇阿玛远矣。”
康熙示意了一下他面前的几本折子:“原先以为百姓无知,实则不然,看,他们不是懂得好懒嘛。你一心为民,相信他们有看到的一天。”
以前的百姓大部分人皆不知当今是谁,只知道喊他‘皇帝老儿’。
不管谁做皇帝,他们的生活照旧,改朝换代对他们也没什么影响。
正因如此,他有一段时间舍弃了民意,包庇贪官污吏,只为‘仁’名。
现在一切皆不一样了,民意如滔滔江水,他坐在宫里都能感受得到。
胤?:“百姓无知,是因为没人告诉他们实际情况,以为当地官差做的事情便是朝廷的意思,如同江南的‘进城费’一样。”
“儿臣建议,将百姓及工人需要交的税公诸于众,在各县衙公告栏上显示,如果有人胆敢乱收税,百姓可上告。”
“官差不管拿百姓任何东西,都要给收条,说明原由,否则以贪污处理。”
康熙:“此举能大大限制官员的贪污,只怕官员会心生不满。”
胤?:“为官者,如肆意行事,百姓生活无望,落草为寇,对我们才是大灾难。”
“能天天大口吃肉,娇妻美妾者,还敢抢百姓维持生计的救命粮,当斩。”
康熙:“为官者,自当心正,心正则心安,你想做便做吧。你前几天说的广府巡抚杨从简祸害乡绅之事,可有消息传回来?”
广府出了事,胤?少不得要上报到康熙这里。
胤?:“广府路途遥远,来往不易,儿臣尚未收到消息,已经飞鸽传信催去了。”
何文时很快将广府的进展传信回了京城。
胤?打开信,上面附着广府的最新情况及一个人的画像。
胤?:“广府的情况不乐观,要不是何文时去的及时,恐怕真让杨从简得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