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观的厢房条件简朴,但是还算干净,每日的斋饭都是准备好的,倒也便宜。
这个道观是在地图上的,也是江南最大的岳山道观,光是弟子就已经传承了好几代,门下一共有一百多人的弟子。
林云微装扮成男人,还化了妆住进去,现这里除却她之外,还住了几家人。
让人奇怪的是,有一家的厢房门前还有护卫,被保护得很好,每日还有侍女送鲜花进去,似乎住在里面的是夫人或者小姐。
江南道的官员最大的无非就是驻军头领和知府了。
知府的夫人和小姐都在府中好生住着,自然不会来这种地方,难道是驻军的头领。
安定王一直都很注意驻军头领,关系也的确不错,若是林云微没记错的话,这个驻军头领的家眷都在本地,并没有跟来吧?
就是来了,也不可能住在道观之中啊?
林云微在道观之中转悠,想要一探究竟,但是他们的护卫很谨慎,瞧见林云微打门前多过了几次,便提了神,见到林云微来了,都十分戒备。
林云微还听得道观的小道说,那家人同样在打听她的背景。
小道才七八岁的样子,正在给大殿的太上老君香案上点海灯,林云微就跟在后面,提着香油桶帮忙。
“谁家这么大的排场,这道观厢房谁都住的,他们凭什么调查我?”
小道士是个话痨,这几日和林云微的关系已经很好,便小声说道:“听说是哪个大官的家眷,在这里避难的呢!”
“我去打扫房间的时候瞧见了里面住着的夫人和小姐,那夫人倒是寻常,小姐却是个美人,行动也很秀雅,应该是个大家闺秀。”
避难?
这可真是让人在意了。
新帝才登记,大衍什么事情都没出,怎么就需要避难了呢?
“你就不知道是谁家的吗?”
小道士拿着长木勺子给一个空海灯里面添加了香油,然后双手合十念叨几句吟诵,这才和林云微道:“不知道啦,师父说了,只要我们小心伺候便是。”
林云微知道问不出什么了,也就不多问了,低头看向香案上的海灯,每个海灯都有供奉着的名字,多半是有钱人家上贡的。
就是安定王也给小公爷点了一个小海灯,摆在最中间的位置上。
一路添加香油到最后,林云微现最后的海灯海碗很新,里面的香油也还是半满的,像是才添加上来的。
“这一份怎么没有名字,不会是你弄掉了吧?”
林云微调侃小道士,想要套出这个是谁家供奉。
小道士看了一眼很笃定抱怨道:“林公子,你又和我打趣,这供奉的名字都是压在海碗下面的,海碗都没动,名字怎么可能会掉?”
“好了,事情做完了,林公子也回去休息吧。”
“你不是从师父那边要了一份《南华经》去抄录吗?林公子你还是回去抄经吧!”
这就要赶她走?
林云微满口答应着回到厢房,将《南华经》翻开扑在桌子上,打开了南窗,一面抄写一面注意窗外动静。
但是那夫人和小姐都没有出门,倒是侍女提着篮子下山去了。
林云微放下笔,走到床边看过去,那侍女埋着头紧了紧手中篮子,对着四面转头看来,林云微立刻躲在窗后,觑眼看着侍女急匆匆走开了。
这是要做什么?
林云微好奇心顿起,立刻关了窗户跟着下山去。
侍女下山之后招手叫了马车就催着车夫就走,林云微也立刻寻了马车缓缓跟上,在侍女没有现的范围内跟着。
却不想这个侍女的马车竟然到了安定王的府门口!
侍女跳下马车,又对着四面看了看,才走上去,府门口的护卫听得他们的话,将篮子接了,侍